[实用新型]引锭杆存放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533408.6 | 申请日: | 2013-08-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8462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19 |
发明(设计)人: | 吴鹏;刘轶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旺姆连铸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D11/08 | 分类号: | B22D11/08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俞鸿 |
地址: | 430023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引锭杆 存放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连铸生产设备,具体涉及连铸生产设备中的引锭杆存放装置。
背景技术
柔性引锭杆脱锭后,需通过引锭杆存放装置将其转移出辊道范围,以保证铸坯能正常通过;开浇前需通过引锭杆存放装置将存放位上的柔性引锭杆转移至辊道上。
现有的柔性引锭杆存放装置,主要结构为:两平行摆轴上各带一连杆,连杆上端分别与引锭杆存放托架相连,两平行摆轴、两连杆、托架形成一个平行四边行,液压缸驱动其中一摆轴转动,从而带动连杆和托架、托架上的引锭杆一并摆动。
这种通过液压缸驱动摆轴和四连杆的方式,其结构不够紧凑,设备的加工材料量较大,成本较高,装配的精度要求较高,对现场的设备安装也提出了较高的精度要求,设备维修不太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新型的引锭杆存放装置以克服上述传统引锭杆存放装置结构不紧凑、设备加工材料量较大等缺陷。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如下:引锭杆存放装置,包括辊道架,所述辊道架的上方水平设有托架,所述辊道架上在放置所述托架的位置开有孔,还包括液压缸、主动摆臂和从动摆臂,所述主动摆臂向外延伸出三个连接端,其中第一连接端与辊道架的外侧铰接,第二连接端与托架底部的外侧铰接,第三连接端与液压缸的顶端铰接,所述从动摆臂的底端与所述辊道架的内侧铰接,从动摆臂的顶端与托架底部的内侧铰接。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在辊道架上在放置所述托架的位置开孔使得托架放置在辊道架上时不与辊道架的运作相干涉,主动摆臂结合从动摆臂省去了传统工艺的平行摆轴,使得加工引锭杆存放装置所需的材料减少,进而使得设备的结构简单、紧凑,加工本设备的成本低,也使得本设备的安装和维护更加方便。
在上述技术方案的基础上,本实用新型还可以做如下改进。
进一步,所述托架两侧的端面向上设有空心的挡板,所述挡板内通有冷却水。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在托架的两侧设置挡板可以防止托架还未平稳时引锭杆从托架上滚落,在挡板内通水冷却可以减少辊道上的热坯对引锭杆的热辐射。
进一步,所述托架外侧挡板的高度低于托架内侧挡板的高度。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引锭杆是从托架的外侧放入到托架上,将托架内侧的挡板设计的相对于外侧较高可以防止辊道上的坯子往外偏。
进一步,所述辊道架包括固定在辊道架一侧的支柱,支柱的外侧设有外翼,支柱的内侧设有内翼,所述第一连接端与所述支柱的外翼铰接,所述从动摆臂的底端与所述支柱的内翼铰接。
采用上述进一步方案的有益效果是:将主动摆臂和从动摆臂铰接在支柱两侧的翼上首先有利益主动摆臂和从动摆臂的安装,再者,当液压缸工作时,也不影响主动摆臂和从动摆臂的动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将引锭杆放置在辊道架上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将引锭杆从辊道架上移出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的存放位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图4中沿A-A方向的剖视图。
附图中,各标号所代表的部件如下:
1、托架,2、主动摆臂,3、从动摆臂,4、液压缸,5、辊道架,6、引锭杆,7、支柱,8、内翼,9、外翼,10、挡板。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原理和特征进行描述,所举实例只用于解释本实用新型,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如图1所示,引锭杆存放装置,包括辊道架5,所述辊道架的上方水平设有托架1,如图4所示,所述辊道架上在放置所述托架的位置开有孔使得托架1放置在辊道架上5时不与辊道架的运作相干涉,所述托架1上放置引锭杆6,还包括液压缸4、主动摆臂2和从动摆臂3,所述主动摆臂2向外延伸出三个连接端,其中第一连接端与辊道架5的外侧铰接,如图3所示,第二连接端与托架1底部的外侧铰接,第三连接端与液压缸4的顶端铰接,所述从动摆臂3的底端与所述辊道架5的内侧铰接,从动摆臂3的顶端与托架1底部的内侧铰接,主动摆臂的第二连接端与从动摆臂的顶端在同一水平面上,以保证托架能平稳的移动。
所述托架1两侧的端面向上设有空心的挡板10,如图5所示(图5中的液压缸未示出),所述挡板10内通有冷却水。所述托架外侧挡板的高度低于托架内侧挡板的高度。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旺姆连铸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武汉旺姆连铸工程技术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33408.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影像感测器封装用的压头
- 下一篇:用于机动车的照明单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