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电脑针织横编机的定向导纱机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533624.0 | 申请日: | 2013-08-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5177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26 |
发明(设计)人: | 金永良;钱新华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金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D04B15/56 | 分类号: | D04B15/56 |
代理公司: | 常熟市常新专利商标事务所 32113 | 代理人: | 朱伟军 |
地址: | 21550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电脑 针织 横编机 向导 机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脑针织横编机的辅助构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电脑针织横编机的定向导纱机构。
背景技术
如业界所知,电脑针织横编机需配备导纱机构,导纱机构由一组夹纱盘构成,每个夹纱盘由两个夹纱盘瓣组合而成,并且两个夹纱盘瓣以背对背组合。通常情况下,一组夹纱盘的数量与电脑针织横编机的编织机构编织时所需不同颜色的纱线的数量相适应,以便编织出色彩、图案丰富的织物。在编织机构编织织物的过程中,由送纱器或直接由纱盘上引出的纱线经导纱机构的夹纱盘调夹至合适的夹紧力再经预张力调整机构的导纱杆上的导纱环(通常为瓷环)引至编织机构编织。
鉴于前述导纱机构的主要功用是对纱线的张力进行调节,因此业界还习惯将其称为夹纱机构,对此可以参见中国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号CN102191618A推荐的“可调弹力夹纱机构”,具体可参见该专利申请的说明书第0006至0007段。
又,鉴于前述CN102191618A存在的不足,发明专利申请公布号CN102704171A提出了“电脑针织横编机的定向导纱机构”,该定向导纱机构对于避免由送纱器或者由纱盘上引出的纱线在途经夹纱装置时出现逃逸现象以保障纱线顺利地导引至编织机构系其建树,但是依然存在以下缺憾:由于夹纱盘既不能将纱线夹得过紧,也不能使纱线过于松弛,因此夹纱盘对途经夹纱盘的纱线的夹紧力往往难以满足编织工艺的要求。因为,如果将途经构成夹纱盘的第一、第二盘瓣之间的纱线夹得过紧,那么会影响纱线向编织机构顺畅输送的效果,甚至引发断纱、废纱而停机,而如果将途经第一、第二盘瓣之间的纱线夹得过松,那么会导致挑线簧以假象形式触发报警装置,即造成假报警(关于由挑线簧触头报警装置的技术信息可参见中国发明专利授权公告号CN102191623B〈电脑针织横编机的纱线预张力调整机构的断纱报警装置〉和CN102191625B〈电脑针织横编机的纱线预张力调整装置的断纱报警机构〉)。目前的解决办法是由经验丰富者选择具有合理弹簧力的夹盘座弹簧,但是由于弹簧的致命缺陷随着时间的推移而出现疲劳现象,因而这种措施仅仅是治表而非治本之举。况且由于对夹盘座弹簧的弹簧力的判断全凭主观确定,因而会出现因人而异的结果。
如何既保障纱线顺畅地途经导纱机构又有效地防止因松弛(纱线松弛)而引发挑线簧假触发报警装置的问题长期以来困扰于使用电脑针织横编机的编织物的生产厂商,并且期望电脑针织横编机的制造商予以解决。
基于上述状况,本申请人作了深入而广泛的检索,但是在迄今为止公开的专利和非专利文献中均未见诸有助于解决上述技术问题的启示,为此本申请人作了积极而有益的探索,终于找到了解决问题的办法,形成了下面将要介绍的技术方案。并且在采取了保密措施下在本申请人厂区进行了反复的模拟试验,结果证明是切实有效的。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在于提供一种有助于避免由送纱器或纱盘上引出的纱线在途经夹纱装置时出现逃逸现象而藉以保障纱线顺利地导引至编织机构编织、有利于防止因纱线过于松弛而使挑线簧误触发断纱报警装置而藉以避免假报警现象发生和有益于体现经济廉价并且具有持久的使用寿命而藉以避免增大整机成本和使用成本的电脑针织横编机的定向导纱机构。
本实用新型的任务是这样来完成的,一种电脑针织横编机的定向导纱机构,所述的电脑针织横编机包括一床头厢,所述的定向导纱机构包括一导纱辊、一弹簧杆、一组夹纱盘弹簧、一组夹纱装置和一组导纱器,弹簧杆与导纱辊并行,一组夹纱盘弹簧套置在弹簧杆上,一组夹纱装置设置在导纱辊和弹簧杆上,并且在每个夹纱装置上设置一个所述的导纱器,导纱器对应于导纱辊的上方,特征在于所述定向导纱机构还包括有一纱线阻尼辊,该纱线阻尼辊在对应于所述导纱辊的侧下方的位置固定在所述床头厢的对应厢壁上,并且在该纱线阻尼辊的表面结合有亲纱层。
在本实用新型的一个具体的实施例中,在所述的弹簧杆上开设有一组限位卡簧槽,各限位卡簧槽内卡设有一限位卡簧,每两个相邻的限位卡簧之间对应有所述夹纱装置的数量为两个,并且在该两个夹纱装置之间对应有一个所述的夹纱盘弹簧和两个所述的导纱器,其中:夹纱装置移动地套设在所述导纱辊和弹簧杆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金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金龙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33624.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