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用于蓄电池极群包膜机的拉夹膜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534030.1 | 申请日: | 2013-08-2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74033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12 |
发明(设计)人: | 段后江 | 申请(专利权)人: | 贵阳市江山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5H20/16 | 分类号: | B65H20/16 |
代理公司: | 北京路浩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002 | 代理人: | 谷庆红 |
地址: | 550009 贵州*** | 国省代码: | 贵州;5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用于 蓄电池 包膜 拉夹膜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蓄电池制造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蓄电池生产设备,具体是涉及一种用于蓄电池极群包膜机的拉夹膜装置。
背景技术
随着经济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蓄电池使用量的日益增加,对铅酸电池的生产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然而传统的蓄电池叠片机的作业方式容易导致极群产生隔膜或极板左右串位、高度不齐,极群被平台上堆积的粉尘所污染等质量问题,不仅影响了工效,并关系到电池内部极板虚焊和短路这两个重要的质量不合格项的发生。因此,会在极群上包裹一层薄膜,在蓄电池行业内对极群的包膜作业大部分采用在简易平台上完全依赖人工进行包膜,缺乏必要的工具,这种人工包膜方式导致工作人员容易吸入粉尘,劳动强度大,效率低。为实现极群包膜的自动化,目前,市面上出现了各种各样的蓄电池包膜机,但现有的包膜机的进料部分大都是采用水平薄膜进给方式,采用这种方式不能任意调节薄膜长度,同时薄膜夹持不可靠,在夹膜过程中薄膜容易产生褶皱,从而同时影响产品良品率,降低生产效率。
实用新型内容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用于蓄电池极群包膜机的拉夹膜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如下技术方案予以实现的:
一种用于蓄电池极群包膜机的拉夹膜装置,包括升降拖板及安装在升降拖板上的夹膜机构和开合机构,所述升降拖板内外两侧分别安装有内弹簧座和外弹簧座,在内弹簧座和外弹簧座内分别安装有弹簧,所述夹膜机构的下部置于内弹簧座和外弹簧座之间,开合机构位于夹膜机构下方。
所述夹膜机构包括内侧夹板和外侧夹板,其中内侧夹板和外侧夹板通过销轴连接在一起后安装在升降拖板上。
所述开合机构包括开合气缸,开合气缸底端连接有开合气缸座,开合气缸的活塞杆端连接有开合拔块,开合气缸座安装在升降拖板上。
所述内侧夹板和外侧夹板上分别设有外侧胶垫和内侧胶垫。
所述内侧夹板上设有凸块,在凸块上设有与销轴外径相匹配的销孔A。
所述外侧夹板上设有两凸起的耳板,且两耳板的内腔距离与凸块的长度相匹配,在两凸起的耳板上均设有与销轴外径相匹配的销孔B。
所述内侧夹板和外侧夹板分别与弹簧接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通过将夹膜机构与开合机构结合在一起实现其夹膜功能,从而避免了在包膜过程中薄膜损伤,提高极群包膜质量。由于在内外夹板上设有胶垫,使夹板能均匀夹持薄膜,避免薄膜产生褶皱现象而影响包膜质量;由于使用开合拔块配合弹簧实现薄膜的夹紧与松开,使得夹膜可靠,提高生产效率。本实用新型具有使用成本低,结构简单,容易加工,不易污染环境等优点,可广泛在蓄电池生产技术领域广泛推广应用。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夹膜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开合机构的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内侧夹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外侧夹板的结构示意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中开合机构与夹膜机构的组装结构示意图。
图中:1-升降拖板,2-内弹簧座,3-夹膜机构,4-外弹簧座,5-开合机构,31-内侧夹板,32-外侧夹板,33-外侧胶垫,34-内侧胶垫,35-销轴,36-弹簧,51-开合气缸座,52-开合气缸,53-开合拔块,311-凸块,312-销孔A,321-耳板,322-销孔B。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进一步描述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但要求保护的范围并不局限于所述。
如图1、图6所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用于蓄电池极群包膜机的拉夹膜装置,包括升降拖板1及安装在升降拖板1上的夹膜机构3和开合机构5,所述升降拖板1内外两侧分别安装有内弹簧座2和外弹簧座4,在内弹簧座2和外弹簧座4内分别安装有弹簧36,所述夹膜机构3的下部置于内弹簧座2和外弹簧座4之间,开合机构5位于夹膜机构3下方。采用本技术方案,通过将夹膜机构3与开合机构5结合在一起实现其夹膜功能,从而避免了在包膜过程中薄膜损伤,提高极群包膜质量,由于通过弹簧36的伸缩实现薄膜的夹紧与松开,使得薄膜夹持可靠,提高生产效率。
如图2所示,所述夹膜机构3包括内侧夹板31和外侧夹板32,其中内侧夹板31和外侧夹板32通过销轴35连接在一起后安装在升降拖板1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贵阳市江山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未经贵阳市江山自动化设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34030.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