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T型缸套珩磨夹具有效
申请号: | 201320535753.3 | 申请日: | 2013-08-3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1842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05 |
发明(设计)人: | 李晓明;杨剑;谢丁胜;朱云飞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庆帝伯格茨缸套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4B41/06 | 分类号: | B24B41/06 |
代理公司: | 合肥天明专利事务所 34115 | 代理人: | 金凯 |
地址: | 246005 安徽省安庆***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型缸套珩磨 夹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缸套珩磨夹具,特别是一种T型缸套的珩磨夹具。
背景技术
缸套加工时需要对内孔进行珩磨,珩磨内孔工序形成了缸套内径尺寸、形状精度和内表面粗糙度,直接影响了发动机的机油和燃油消耗,是影响发动机性能的关键参数,尤其是一种拥有大小外径的T型缸套,要求更严格。目前,对T型缸套进行珩磨加工都是采用整体式夹具,由于大小外径的夹紧压力不同,存在内径圆柱度难控制,尤其在大外径和小外径衔接的段差部位造成的误差更大。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T型缸套珩磨夹具,采用上下两个夹具体分别抱紧缸套小外径和大外径,产生相同的夹紧压力,减少内径圆柱度的误差。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T型缸套珩磨夹具,包括夹具体,该夹具体内圆柱面上设有抱紧套,所述夹具体包括上夹具体和下夹具体,该上、下夹具体分别对缸套进行夹紧。
进一步地,所述上夹具体内圆柱面上设有压环。
优选地,所述压环为倒L型。
进一步地,所述下夹具体的顶端面设有与上夹具体底端配合的圆槽。
优选地,所述圆槽上卡合安装有尼龙垫圈。
进一步地,所述下夹具体的抱紧套下方设有定位圈。
由以上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有益效果:
将整体式夹具体改为上下两个夹具体分别抱紧缸套小外径和大外径,产生相同的夹紧压力,减少内径圆柱度的误差,提高缸套的性能;上夹具体内圆柱面上设有倒L型的压环,可以有效的防止T型缸套珩磨时发生上下窜动;下夹具体的顶端面设有与上夹具体底端配合的圆槽,在该圆槽上卡合安装有尼龙垫片,可以用来确认上下夹具体是否同心,用尼龙材质,主要是考虑放工件的时候不会对工件造成碰伤;下夹具体的抱紧套下方设有一个定位圈,根据品种的不同采用不同高度的定位圈,来控制段差部位圆柱度。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上下夹具体装配的轴向剖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上夹具体轴向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下夹具体轴向剖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图1至图3示出了本实用新型T型缸套珩磨夹具的一种优选实施方式,从图1可知该夹具分为上夹具体1和下夹具体2,上下夹具体内圆柱面上都设有抱紧套3,通过该抱紧套分别对T型缸套8的小外径和大外径进行夹紧。上下夹具体是固定在机床操作台的升降座上,上夹具体1通过内六角螺栓固定在升降座的上升降板上,可以根据需要随着升降板上下运动,下夹具体2是固定不可移动的。珩磨加工时,将T型缸套8大外径端朝下放置在下夹具体2内孔中,启动升降座,使上夹具体1下降,正好套在T型缸套8的小外径上,并落在下夹具体2顶端的圆槽5中,珩磨机开始工作。
图2所示,上夹具体1内圆柱面上设有剖面呈倒L型的压环4,刚好贴近T型缸套大外径和小外径衔接的段差部位,防止T型缸套8珩磨时发生上下窜动。
图3所示,下夹具体2顶端面上设有圆槽5,该圆槽与上夹具体1的底端配合,并在圆槽上卡合安装有尼龙垫片6。在下夹具体2抱紧套下方安装有定位圈7,当T型缸套长度尺寸不同时,可以采用不同高度尺寸的定位圈7来控制段差部位的圆柱度。
以上所述实施方式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进行描述,并非对本实用新型的范围进行限定,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设计精神的前提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出的各种变形和改进,均应落入本实用新型的权利要求书确定的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庆帝伯格茨缸套有限公司,未经安庆帝伯格茨缸套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35753.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磨片机进给机构
- 下一篇:抛光机后台自动下料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