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旋耕、施肥、播种机有效
申请号: | 201320536981.2 | 申请日: | 2013-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2392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12 |
发明(设计)人: | 唐存干;时忠明;浦如波;朱文勇;王艳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金秆农业装备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01B49/06 | 分类号: | A01B49/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2470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施肥 播种机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农业机械设计制造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旋耕、施肥、播种机,特别是一种集旋耕、施肥与播种于一体的机械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农业机械的不断推陈出新,各种施肥、播种类综合机械应孕而生,其中有人工手推的、有机械牵引的。这种机械大多将种子和固态肥料经搅伴混合在一起,并在机械的前行过程中,将种子和肥料一起施入土壤中。和人工播种、施肥相比,显然这种施肥、播种机械具有工作效率高、劳动强度低、播种施肥均匀的优点。但现有的这类机械只具备了播种和施肥的双重功能,它只能在已经过翻耕后的田间作业,且施肥的种类只局限于固态肥,而在未经过翻耕的田间或在播种的同时需要施下液态肥的环境下,这种机械则望尘莫及。因此现有的施肥、播种机械,还存在着功能不全,工作范围不广、工作条件受限的技术不足。
发明内容
针对现有施肥、播种机械如背景技术中所述的技术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旋耕、施肥、播种机,它集翻耕、施肥、播种于一体,并能同时施入固态肥和液态肥。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釆取以下技术方案实施:一种旋耕、施肥、播种机,由设置在机架前端的破土犁刀、机架内部的固态肥进料管,机架后部的牵引架以及斜置在牵引架后部的种子进料管、液态肥进料管等构成,其特征在于:
所述破土犁刀的前端设有耐磨块,耐磨块中的一平面为犁刀的前刀面;
所述固态肥进料管呈竖直方同设置在机架内,且进料管的下管口部设有导料槽;
所述固态肥进料管、种子进料管和液态肥进料管的轴线处于同一平面内;
所述导料槽的下槽口与种子进料管和液态肥进料管的下管口,依次设置在破土犁刀的后部,刃口的上部。
本实用新型通过设置在机架前端的破土犁刀对农田进行旋耕,且用耐磨块作为犁刀的前刀面,增强了犁刀的使用寿命,并在旋耕的同时通过固态肥进料管将粉状或颗料状的固态肥、通过种子进料管将农作物的种子、通过液态肥进料管将液态肥水剂同时施入经旋耕后的土壤中,从而实现集旋耕、施肥、播种于一体的农作过程。与现有的施肥、播种机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贡献在于:不仅增加了旋耕功能,而且能够有选择性的同时施入固态、液态肥料或水。因此本实用新型具有设计合理,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效率高、功能全、应用范围广、使用寿命长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三维立体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剖视结构示意图。
在图1和2中:1破土犁刀、2耐磨块、3连接板、4牵引架、5液态肥进料管、6种子进料管、7固态肥进料管、8机架、9导料槽。
具体实施方式
如附图1、2所示,机架8与牵引架4固定连接;破土犁刀1设置在机架8的前端,且耐磨块2中的一面作为破土犁刀1的前刀面;固态肥进料管7呈竖直方同设置在机架8内,且进料管的下管口部设有导料槽9;牵引架4的后部依次斜置有种子进料管6和液态肥进料管5;固态肥进料管7、种子进料管6和液态肥进料管5的轴线处于同一平面内;导料槽9的下槽口与种子进料管6和液态肥进料管5的下管口,依次设置在破土犁刀1的后部,刃口的上部。
本实用新型工作时,牵引机械通过牵引架4将前行动力传递到机架8上,机架8推动破土犁刀1对农田进行旋耕,由于有耐磨块2作为破土犁刀1的前刀面,故增强了破土犁刀1的使用寿命;在旋耕的同时固态肥进料管7将粉状或颗料状的固态肥、通过种子进料管6将农作物的种子、通过液态肥进料管5将液态肥水剂同时施入经旋耕后的土壤中,从而实现集旋耕、施肥、播种于一体的农作过程。本实用新型在现有的施肥、播种机械的基础上,不仅增加了旋耕功能,而且能够有选择性的同时施入固态、液态肥料或水,因此具有效率高、功能全、应用范围广、使用寿命长等优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金秆农业装备有限公司,未经江苏金秆农业装备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3698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