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拉链抗扭测试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537436.5 | 申请日: | 2013-08-3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2228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05 |
发明(设计)人: | 叶乐克 | 申请(专利权)人: | 温州一鼎仪器制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1N3/22 | 分类号: | G01N3/22 |
代理公司: | 杭州赛科专利代理事务所 33230 | 代理人: | 曹绍文 |
地址: | 325604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拉链 测试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测量;测试的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能快速扭转拉链至预设值并将达到该预设值所需的作用力数据化测出的拉链抗扭测试装置。
背景技术
拉链是依靠连续排列的链牙,使物品并合或分离的连接件,被大量用于服装、包袋、帐篷等相关行业。
衡量拉链的质量好坏有多种标准,其中拉链的拉头及拉片间的抗扭力也是用来判断拉链质量好坏的重要标准之一。
现有技术中,由于抗扭力的特殊性,对于拉链的抗扭力的测量多由仪器设备来完成,然而现有技术中,该类仪器设备的结构并不规范,更多时候只是将拉链两端固定后扭转,此种不规范的测量方式使得测量数据与实际情况误差较大,无法很好满足对于测量精准度的需求,且拉链废料产生量较大,不利于拉链生产行业的正常有序发展。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解决的技术问题是,由于现有技术中,对于拉链的抗扭力的测量多由仪器设备来完成,而该类仪器设备的结构并不规范,更多时候只是将拉链两端固定后扭转,而导致的测量数据与实际情况误差较大,无法很好满足对于测量精准度的需求,且拉链废料产生量较大,不利于拉链生产行业的正常有序发展的问题,进而提供了一种优化结构的拉链抗扭测试装置。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拉链抗扭测试装置,包括箱体,所述箱体内设有传动机构,所述传动机构配合设置有传动轴,所述传动轴上设有扭转夹具,所述扭转夹具一侧的箱体上还设有固定夹具,所述固定夹具与扭转夹具配合设置;所述传动轴上套接有传感机构,所述传感机构、传动机构分别与控制机构连接,所述传动机构连接至电机。
优选地,所述固定夹具与扭转夹具设于同一水平面上。
优选地,所述箱体上设有升降杆,所述固定夹具与升降杆配合设置。
优选地,所述传动机构包括与电机配合设置的第一同步轮、与第一同步轮配合设置的第二同步轮及配合设置于第一同步轮和第二同步轮外的同步皮带,所述第二同步轮与所述传动轴配合设置。
优选地,所述传感机构包括扭矩传感器,所述扭矩传感器与所述控制机构连接。
优选地,所述测试装置还包括显示屏,所述显示屏与所述控制机构连接。
优选地,所述测试装置还连接有打印装置,所述打印装置与所述控制机构连接。
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优化结构的拉链抗扭测试装置,通过在测试装置的箱体上设置固定夹具及与固定夹具配合的扭转夹具,并在箱体内设置通过传动轴与扭转夹具配合的传动机构,通过将拉链一端设于固定夹具上,另一端设置在扭转夹具上,当扭转夹具带着拉链进行扭转并达到拉链的拉片相对于拉头被扭断或破坏至预设角度值时,套接于传动轴上的传感机构即能将拉链的抗扭力读数读出并反馈给控制机构,完成拉链的抗扭力测试;本实用新型通过仪器完成拉链的抗扭力测量,通过合理设置各个部件的相对位置,保证测试结果的精准,且由于测试装置操作简单,实用性强,测试范围广,仅需要配备极少数的操作人员即可以在短时间内完成大批量拉链的相关测试。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主视图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中传动机构处侧视图的剖视图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描述,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限于此。
如图所示,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拉链抗扭测试装置,包括箱体1,所述箱体1内设有传动机构,所述传动机构配合设置有传动轴2,所述传动轴2上设有扭转夹具3,所述扭转夹具3一侧的箱体1上还设有固定夹具4,所述固定夹具4与扭转夹具3配合设置;所述传动轴2上套接有传感机构5,所述传感机构5、传动机构分别与控制机构连接,所述传动机构连接至电机6。
本实用新型的操作方式为:调整固定夹具4,调整扭转夹具3的位置;将拉链拉头置于固定夹具4上,夹紧,再将拉链的拉片夹紧在扭转夹具3上,调节固定夹具4,使其达到合理的测试状态;预设扭转夹具3的旋转角度值,启动测试装置;传动机构带动传动轴2驱动扭转夹具3做旋转运动,拉片相对拉头体被扭断或破坏至预设角度值时,停机;此过程中,由传感机构5感应到的拉片相对拉头体被扭断或破坏的力值即为抗扭力值,由控制机构记录。
本实用新型中,传感机构5和传动机构与控制机构电连接,电机6为传动机构的传动作业提供动力。
本实用新型中,传动机构与传动轴2配合设置,可以采用套接的形式实现,亦可以采用齿轮啮合的方式、或是直接采用螺钉连接、焊接等的方式实现,本领域技术人员可依据实际的拉链的参数进行选择。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温州一鼎仪器制造有限公司,未经温州一鼎仪器制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3743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