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悬臂式翼板有效
申请号: | 201320539675.4 | 申请日: | 2013-08-2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38353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16 |
发明(设计)人: | 韩伟中;杨钊;何鹏程;盖志强;刘松刚;董培志;杨俊松;臧培东 | 申请(专利权)人: | 青岛海博刀具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24C5/52 | 分类号: | A24C5/52;A24C5/47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66000 山东省***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悬臂 式翼板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卷烟机组及其部件改进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ZJ112机组上的悬臂式翼板。
背景技术:
翼板是卷烟机中的重点部位,关系到烟支松紧、空头等一系列问题,ZJ112机组运行速度快,翼板上带轮高速旋转。卷烟设备中烟丝经由吸丝带导轨、翼板、烟舌、小压板等通道后卷制成型,通过翼板时,烟丝流经过一级压缩向后传递,在此过程中吸丝带轮一旦卡死,吸丝带就会在吸丝带轮上打滑造成吸丝带局部发热、融化,堵塞烟丝通道造成设备停机。在瓷轮的支撑下烟丝流波浪形前进对烟支局部松紧度也有一定的影响。目前解决这类问题,大多数厂家采取经常更换吸丝带、吸丝带轮、轴承以保证设备的有效运行。
如图1所示,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翼板结构示意图,其中,内翼板5和翼板4通过螺栓固定在翼板支架7上,内翼板5和外翼板4的内壁贴有翼板衬片6,内翼板5上的翼板衬片6与外翼板4上翼板衬片6之间设置有若干瓷轮7,内翼板5与外翼板4的一端设置有吸丝带轮1,吸丝带轮1通过轴承2安装在内翼板5与外翼板4之间。这就导致了现有技术中的翼板存在以下缺陷:一是吸丝带轮与内翼板、外翼板间隙很小,且吸丝带轮是通过轴承被夹持在内翼板和外翼板之间,在高速运转过程中轴承发热损坏容易造成吸丝带轮跑偏或卡死,造成停机。二是翼板衬片之间夹持的瓷轮支撑吸丝带轮上的吸丝带,因为负压的作用造成吸丝带波浪形前进,烟丝流松紧不一致。三是ZJ112机组翼板腔内负压恒定不能根据需要调整。能否对翼板进行有效改造成为了保证设备正常运转,提高有效作业率,防止设备无故停机等问题的重要课题之一。
鉴于上述技术问题,需要出现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把故障源吸丝带轮与翼板分开、改变吸丝带的支撑方式、增加负压调节,能够有效的解决翼板缺陷,提高设备有效作业率,保证高质量的生产的一种悬臂式翼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点,提供一种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把故障源吸丝带轮与翼板分开、改变吸丝带的支撑方式、增加负压调节,能够有效的解决翼板缺陷,提高设备有效作业率,保证高质量的生产的一种悬臂式翼板。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悬臂式翼板,包括吸丝带轮、内翼板、外翼板和翼板支架,其中,所述内翼板、所述外翼板之间设置有所述吸丝带轮,所述吸丝带轮通过轴承固定在翼板支架上,所述内翼板、所述外翼板之间设置有若干吸风块,所述吸风块与所述内翼板、外翼板之间固定连接。
所述吸丝带轮的外表面,所述吸风块的外表面一体成型的设置有耐磨涂层。
所述吸风块上设置有吸风口,所述吸风口与机组内置的负压调整装置相连通。
本实用新型的优点在于,结构简单,使用方便,把故障源吸丝带轮与翼板分开、改变吸丝带的支撑方式、增加负压调节,能够有效的解决翼板缺陷,提高设备有效作业率,保证高质量的生产。具体为:
1、以前吸丝带轮靠两片翼板上的轴承孔来固定带轮,现在要把它与翼板分离需要增加一个固定点,并且新增加的带轮固定点与翼板不能干涉,还要有足够的强度满足吸丝带的张力。本实用新型将固定点设置在翼板支架上,即将现有技术中轴承固定在两片翼板之间改为固定在翼板支架上。
2、去掉现有技术中的翼板衬板与瓷轮,改用吸风块,将传统的多个瓷轮支撑吸丝带导致吸丝带呈波浪状前行,改为了吸风块后,吸丝带呈直线型前进。
3、现有技术的负压源不可调,本实用新型将机组内置的负压源改为负压调整装置,此为市售部件,此负压调整装置与吸风块上的吸风口相连通。
改进后的翼板带轮安装固定在翼板支架上,从而和翼板彻底分离消除故障源。为方便设计安装采用悬臂梁结构,通过计算决定采用直径12的定位轴来支撑翼板带轮,把翼板上的瓷轮去掉,并计算原瓷珠结构的翼板通气量与改进后的吸风块通气量一致。
附图说明:
图1为现有技术中的翼板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识:
1、吸丝带轮 2、轴承 3、瓷轮
4、外翼板 5、内翼板 6、翼板衬片
7、翼板支架 8、吸风块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青岛海博刀具有限公司,未经青岛海博刀具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39675.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