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带有涡旋混合反应器的净水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540563.0 | 申请日: | 2013-09-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2901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12 |
发明(设计)人: | 刘亨益;刘锡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市亚太环保工程技术设计研究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2F9/04 | 分类号: | C02F9/04;B01F5/00 |
代理公司: | 重庆华科专利事务所 50123 | 代理人: | 徐先禄 |
地址: | 401120 重***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带有 涡旋 混合 反应器 净水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水处理设备,具体涉及一种带有涡旋混合反应器的净水装置。
背景技术
饮用水的净化,须经过絮凝反应程序,即在原水中加入混凝剂,如硫酸铝、硫酸亚铁、聚合氯化铝、明矾、聚丙烯酰胺等,混合后在反应器中进行反应,使原水中的杂质与混凝剂中的高分子结合絮凝,然后沉淀,以除去水中杂质。为了保证有良好的反应效果,必须满足:第一,混合充分;第二,要有足够的反应时间。已有技术的有静态管式混合器、隔板式反应器、旋流式反应器、重力式涡流反应器、折板式反应器、多孔室旋流式反应器、机械搅拌式反应器等。如CN 2517734 Y公告的“水处理反应器”,由布水器、臭氧布气头、超声探头、搅拌器、吸收器、温度传感器、反应体及冷凝装置组成,搅拌混合是该水处理反应器的主要特点。又如CN 202046921 U公告的“一种新型工业废水处理反应器”,包括一个罐体,所述罐体既可为圆柱形,又可为倒锥形,其中,罐体内设置有隔板,所述隔板把罐体分为上部反应室和下部反应室,设置隔板是该工业废水处理反应器的主要特点。然而,这些混合和反应器都存在混合不充分、反应效果不理想、结构复杂、占地面积大、不利于运输等不足。因此,现有的水处理设备需要进一步改进。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带有涡旋混合反应器的净水装置,其既能产生旋流又能产生涡流且流速可由大逐渐变小,反应充分,净水效果好,结构紧凑、占地面积小,便于运输、安装。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一种带有涡旋混合反应器的净水装置,包括罐体、设在所述罐体底部的净水出水管、设在所述罐体下部内的滤板、设在滤板之上的若干个滤帽,在所述滤板和若干个滤帽覆盖有滤料层,其特征是:在所述罐体内设有一涡旋混合反应器,所述涡旋混合反应器的进水管和反洗排污管伸出所述罐体外。
进一步,所述涡旋混合反应器包括呈漏斗形的涡旋混合反应本体、连接在所述涡旋混合反应本体的下端的进水直管段、连接在所述涡旋混合反应本体上端的出水直管段,所述涡旋混合反应器的进水管与所述进水直管段的中部连接,需要处理的原水所述进水管进入,从所述涡旋混合反应本体上端的出水直管段流出到滤料层。
优选的方案是:所述涡旋混合反应器的进水管的中心线与所述进水直管段外圆周的切线平行,并且所述进水管的中心线到所述进水直管段圆心的距离略小于所述进水直管段内圆的半径。
本实用新型和现有技术相比具有的优点:
(1)切向进水,同时产生旋流和涡流,能实现迅速混合;
(2)在涡旋混合反应器中流速由大到小,能实现无级变速;
(3)罐体是个密闭容器,整个净水过程是处于承压状态下,反应更充分;
(4)双层滤料深层过滤,纳污能力更强;
(5)结构简单、体积小、一体化程度高;
(6)过滤周期长,出水水质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涡旋混合反应器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2的俯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参见图1、图2和图3所示的一种带有涡旋混合反应器的净水装置,包括罐体1、设在所述罐体底部的净水出水管8、设在所述罐体下部内的滤板7、设在滤板之上的若干个滤帽6,在所述滤板7和若干个滤帽6覆盖有滤料层4,其创新点是:在所述罐体1内设有一涡旋混合反应器2,所述涡旋混合反应器2的进水管3和反洗排污管5伸出所述罐体1外。
进一步,所述涡旋混合反应器2包括呈漏斗形的涡旋混合反应本体、连接在所述涡旋混合反应本体的下端的进水直管段21、连接在所述涡旋混合反应本体上端的出水直管段22,所述涡旋混合反应器2的进水管3与所述进水直管段21的中部连接,需要处理的原水所述进水管进入,从所述涡旋混合反应本体上端的出水直管段22流出到所述滤料层4。
优选的方案是:所述涡旋混合反应器2的进水管3的中心线与所述进水直管段21外圆周的切线平行,并且所述进水管3的中心线到所述进水直管段21圆心的距离略小于所述进水直管段内圆的半径。
本实用新型运行时,投加了混凝药剂的水通过进水管3切向进入涡旋混合反应器内,产生旋流,使药剂与水迅速混合;水流在涡旋混合反应器2的上升过程中,流速由大逐渐变小,在下段的较大流速的水流中,以药剂与水的混合和胶体颗粒的碰撞为主,而在上段的较小流速的水流中,以絮凝为主,形成体积细小而密实的可过滤的微絮凝颗粒;当水流经过滤料层4时,微絮凝颗粒絮体直接进入滤料层,使较深层的滤料参与过滤、吸附,并截留微絮凝颗粒;被截留的微絮凝颗粒与滤料接触的过程中,提高了碰撞的机率,并在滤料层空隙中形成带活性的网状结构,使其微絮凝颗粒絮体有更多的接触面积,进行充分接触反应并形成微小的可过滤颗粒,微小颗粒在失恒的状态下被吸附截留在滤料层中,因而有效地增加了滤料层的截污能力。过滤后的水通过滤帽6、滤板7进入到罐体1下部的清水区,从底部的净水出水管8流出。当滤料层截留污物达到饱和后,需要清洗滤料层。清洗时,清水由底部净水出水管8进入罐体1,水流经过滤帽均匀分配到整个滤层平面,反向清洗整个滤料层,污水从涡旋混合反应器2下端的反洗排污管5流出,清洗完毕后,关闭反洗排污管5,又可进行水处理。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市亚太环保工程技术设计研究所有限公司,未经重庆市亚太环保工程技术设计研究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40563.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