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阴极热子组件有效
申请号: | 201320541467.8 | 申请日: | 2013-09-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3411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12 |
发明(设计)人: | 王小霞;刘燕文;张志强;赵青兰;李云;张琪;孟鸣凤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H01J1/88 | 分类号: | H01J1/88 |
代理公司: | 中科专利商标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11021 | 代理人: | 曹玲柱 |
地址: | 100190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阴极 组件 | ||
1.一种阴极热子组件,其特征在于,包括:
帽状阴极;
热子托屏,在帽状阴极和热子托屏之间形成加热空间;
热子绝缘管阵列,设置于所述加热空间内,固定于所述热子托屏上,包括若干圈的呈中空管状的热子绝缘管,其中,每圈热子绝缘管包括若干个相互隔开预设距离的热子绝缘管;以及
热子,依次穿过所述热子绝缘管阵列中各个热子绝缘管中间的内部空间,所述热子绝缘管的上端与所述帽状阴极接触,下端与所述热子托屏接触,由该热子绝缘管实现热子与所述帽状阴极/热子托屏的低压隔离。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阴极热子组件,其特征在于,每圈热子绝缘管均以所述热子托屏的中心为圆心,呈圆周状均匀分布。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阴极热子组件,其特征在于,每圈热子绝缘管包括4~8个相互隔开预设距离的热子绝缘管。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阴极热子组件,其特征在于,每一热子绝缘管的中间有凹槽;
所述热子托屏上打有与热子绝缘管的数量与位置对应的2个一组的小孔组,利用所述热子绝缘管中间的凹槽和所述热子托屏上的小孔组,所述热子绝缘管由耐高温金属丝捆绑固定于所述热子托屏。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阴极热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子的直径为0.9mm;
所述热子绝缘管的内径为1mm、壁厚为0.5mm,外径为2mm,长度为5mm。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阴极热子组件,其特征在于,还包括:
2组热子腿绝缘瓷,分别位于所述热子托屏边缘,所设加热空间中热子导入、导出处,每个热子腿绝缘瓷上端与阴极基底接触,侧面与下端与热子托屏接触。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阴极热子组件,其特征在于,每个热子腿绝缘瓷由两个直角对称的半球面瓷体拼合而成;
热子腿绝缘瓷两端有凹槽,以将所述绝缘瓷固定在热子上的同时,与所述阴极基底紧密相接。
8.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阴极热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子绝缘管的材质为陶瓷或耐高温高分子材料。
9.根据权利要求1至7中任一项所述的阴极热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帽状阴极包括:
阴极基底,其包括:弧形本体及位于该弧形本体边缘朝向远离该弧形本体球心方向延伸的密闭环;
阴极帽,套设于所述阴极基底的外侧,包括:弧形本体,及位于该弧形本体边缘朝向远离该弧形本体球心方向延伸的密闭环,所述阴极帽的密闭环与内侧所述阴极基底的密闭环焊接。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阴极热子组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热子托屏包括:
弧形本体;以及
位于该弧形本体边缘朝向靠近该弧形本体球心方向延伸的密闭环,该密闭环的外侧与所述阴极基底密闭环的内侧焊接,从而在所述阴极基底和所述热子托屏之间形成加热空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未经中国科学院电子学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41467.8/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促使北美海棠花期提前的方法
- 下一篇:一种用于花生地膜栽培的沙质复合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