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发动机连杆锻件双凸模热切校模具有效
申请号: | 201320541566.6 | 申请日: | 2013-09-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2628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12 |
发明(设计)人: | 金永福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风锻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1D37/10 | 分类号: | B21D37/10;B21D35/00 |
代理公司: | 十堰博迪专利事务所 42110 | 代理人: | 高良军 |
地址: | 442000***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发动机 连杆 锻件 双凸模 热切 模具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模具,尤其是一种发动机连杆锻件双凸模热切校模具。
背景技术
发动机连杆模锻件传统切边模具主要由单个凸模、凹模组成。切边时,锻件从凹模落下,从前面(或后面)的出料口拿出。由于凹模轮廓大于凸模轮廓,切边时锻件受到扭矩作用,产生变形,需要后续再校正处理。现随着发动机技术的不断更新提升,连杆加工中胀断工艺被广泛应用,随之对连杆外形质量提出了更高要求。为解决连杆模锻件切边变形问题,一些厂家在切边后,再增加设备进行热校正,但效果并不理想,对连杆盖部分的变形未根本解决。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发动机连杆锻件双凸模热切校模具,能够解决发动机连杆锻件在热切边时不产生变形或小变形、并且在一台压床上、一个冲程内实现切边、校正两个功能。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如下:一种发动机连杆锻件双凸模热切校模具,其特征在于:该模具包括上底座、上凸模、凹模、下凸模、凹模座、托板、弹性组件、下底座,上凸模安装在上底座上,下底座内设有沉孔,凹模和凹模座安装在下底座沉孔的上端,弹性组件设置在下底座的沉孔内,托板安装在凹模座内,弹性组件的顶端支撑在托板的底部,下凸模设在托板上。
对上述技术方案的改进:所述弹性组件为氮气弹簧。
有益效果: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发动机连杆锻件双凸模热切校模具,实现了在普通切边压床上、一个冲程内切边和校正两个功能。同时,该种切边模结构切边时锻件定位更精确,切口长度由原来的8mm减少到现在的4mm以内,切边质量有了明显提升,已推广应用到多个品种锻件的切边上,具有在本领域内广泛应用的价值。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的本实用新型发动机连杆锻件双凸模热切校模具,包括上底座1、上凸模(校正上模)2、凹模3、下凸模(校正下模)4、凹模座5、托板6、氮气弹簧7、下底座8,下底座8是组合件,中间是镂空的,凹模3和凹模座5用螺栓固定在下底座8上;下凸模(校正下模)4放在托板6上;托板6装在凹模座5内,氮气弹簧7放在下底座8内预留的沉孔内,托起托板6;上凸模2用螺栓固定在上底座1上。
在切边时,锻件放入凹模,与下凸模(校正下模)4接触。设备滑块下行,压住锻件切边,氮气弹簧7收缩,和托板6同步下行,滑块至下死点,飞边切断;在此过程中,锻件受到上凸模(校正上模)2和下凸模(校正下模)4两者相向的力,起到校正锻件的作用。滑块上行,氮气弹簧7回弹复位,托起托板6和下凸模(校正下模)4上行,顶出锻件,切边、校正完成。
托板6及下凸模(校正下模)4运动的导向,由下凸模(校正下模)4和凹模3之间重合部分构成,间隙δ一般取0.15~0.3mm。
当锻件切边时四周残留飞边不均匀时,调整凹模3水平方向位置,下凸模(校正下模)4随之移动,最终实现上凸模(校正上模)2、凹模3及下凸模(校正下模)4三者的同轴度,保证锻件切边质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风锻造有限公司,未经东风锻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41566.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