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海绵钛还原反应器及阻止其中海绵钛排放的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541986.4 | 申请日: | 2013-09-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8721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19 |
发明(设计)人: | 杨健;涂祥;刘彬;黄子良;王萍;王国庆 | 申请(专利权)人: | 攀钢集团钛业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C22B34/12 | 分类号: | C22B34/12 |
代理公司: | 北京铭硕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86 | 代理人: | 谭昌驰;刘奕晴 |
地址: | 617000 四川省*** | 国省代码: | 四川;5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海绵 还原 反应器 阻止 其中 排放 装置 | ||
1.一种阻止海绵钛还原反应器中海绵钛排放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包括格栅、隔挡件、支撑件和活动套,其中,
所述隔挡件包括一块或多块具有不同直径的筒状板并且所述筒状板的直径小于还原反应器的内径,所述筒状板根据直径由小到大依次套于所述还原反应器的底部排料口外并且所述筒状板通过下端固定在还原反应器的底壁上,所述筒状板与还原反应器的内壁之间形成海绵钛的沉积腔,所述筒状板的上部设置有第一开孔;
所述活动套套装在直径最小的筒状板上端并封闭所述直径最小的筒状板的上端,所述活动套能够沿着所述直径最小的筒状板的外壁滑动,并且活动套上设置有与所述直径最小的筒状板上的第一开孔连通的第二开孔;
所述支撑件包括多块沿周向固定在还原反应器底部的侧壁上的固定座;
所述活动套的上端面、未套装活动套的筒状板的上端面以及支撑件的上端面位于一个水平面上,所述格栅通过所述水平面放置。
2.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阻止海绵钛还原反应器中海绵钛排放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隔挡件包括三块筒状板。
3.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阻止海绵钛还原反应器中海绵钛排放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筒状板上设置有沿其周向均匀布置的三个第一开孔。
4.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阻止海绵钛还原反应器中海绵钛排放的装置,其特征在于,当所述筒状板为多块时,所述多块筒状板上的开孔错开分布。
5.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阻止海绵钛还原反应器中海绵钛排放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能够处于锁紧位和松开位的锁紧件,当锁紧件位于锁紧位时,锁紧件将格栅锁紧在支撑件上,当锁紧件位于松开位时,锁紧件松开格栅。
6.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阻止海绵钛还原反应器中海绵钛排放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装置还包括镁楔,所述格栅的外周上设置有开口,所述支撑件中的部分固定座具有能够穿过所述开口的突出部,并且所述突出部上设置有供镁楔穿过的锁紧口,所述具有突出部的固定座的数量与所述开口的数量相同。
7.根据权利要求6所述的阻止海绵钛还原反应器中海绵钛排放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开口为三个并且沿着格栅的外周均匀分布,所述具有突出部的固定座的数量为三个并且沿还原反应器内壁的周向均匀布置。
8.根据权利要求1所述的阻止海绵钛还原反应器中海绵钛排放的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开孔和第二开孔的直径为145~155mm。
9.一种海绵钛还原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还原反应器的底部设置有如权利要求1至8中任意一项所述的阻止海绵钛还原反应器中海绵钛排放的装置。
10.根据权利要求9所述的海绵钛还原反应器,其特征在于,所述还原反应器的上部设置有第三开孔。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攀钢集团钛业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攀钢集团钛业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41986.4/1.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