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自动开盖夹层锅有效
申请号: | 201320542356.9 | 申请日: | 2013-09-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5774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05 |
发明(设计)人: | 张春晖;李侠;贾伟;王春青;谢小雷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 |
主分类号: | A23L1/01 | 分类号: | A23L1/01;A47J36/12;A47J36/38 |
代理公司: | 北京远大卓悦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69 | 代理人: | 史霞 |
地址: | 100193 ***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自动 夹层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夹层锅,特别涉及一种自动开盖夹层锅。
背景技术
夹层锅是卤制蒸煮食品(肉制品、豆制品与蛋制品等)加工的工具。常规使用的夹层锅是敞口的,在蒸煮食品时,环境污染严重、能源耗损大、食品卫生性差;敞口夹层锅增加锅盖后,锅盖也是人工操作,锅盖较大,操作人员开盖时容易被锅盖烫伤,锅盖上的冷凝水滴落在锅外,环境易被污染,操作人员易被烫伤,卫生和安全性差。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不足,提出了一种自动开盖夹层锅。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一种自动开盖夹层锅,包括:
锅体,其具有开口;
盖体,其盖合在所述锅体的开口上;
开盖装置,其包括第一支架、横梁以及气缸,所述第一支架设置在所述锅体的一侧,所述横梁的第一部位连接至所述盖体,所述横梁的第二部位枢接至所述第一支架,所述气缸的缸体固定在所述第一支架上,所述气缸的推杆枢接至所述横梁的第三部位,所述第三部位与所述第一部位和所述第二部位不相同,所述气缸输出驱动力,使所述横梁相对所述第一支架枢转,以使所述盖体打开或闭合。
优选的是,所述的自动开盖夹层锅中,还包括:冷凝水收集槽,其上部具有开口,设置于靠近所述锅体的开口位置,设置于所述锅体的外侧,且所述冷凝水收集槽环绕所述锅体。
优选的是,所述的自动开盖夹层锅中,还包括:冷凝水排出管,其与所述冷凝水收集槽液体连通。
优选的是,所述的自动开盖夹层锅中,所述第二支架,其包括两个第二支架部分,所述锅体设置在两个第二支架部分之间,且所述锅体的相对侧具有两个轴部,每个轴部可旋转的连接至一个第二支架部分;
蜗轮和蜗杆,所述蜗轮和所述蜗杆彼此啮合,所述蜗轮连接至其中一个轴部。
优选的是,所述的自动开盖夹层锅中,所述横梁的中间部分具有一个三角形连接部,所述气缸的推杆枢接至所述三角形连接部。
优选的是,所述的自动开盖夹层锅中,所述气缸的推杆的行程设置为:致使所述盖体处于竖直状态。
本实用新型将开盖装置设置在盖体上,开盖装置中,气缸输出驱动力,使横梁相对第一支架枢转,使盖体自动打开,方便操作,人员的安全性提高。此外,冷凝水收集槽设置在锅体开口位置的外侧,盖体未打开时,盖体边沿的蒸汽冷却滴落在冷凝水收集槽中,解决了随意滴落在地面污染环境、误伤操作人员的问题。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自动开盖夹层锅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以令本领域技术人员参照说明书文字能够据以实施。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自动开盖夹层锅,包括:锅体2,其具有开口;盖体12,其盖合在所述锅体2的开口上;开盖装置,其包括第一支架1、横梁11以及气缸,所述第一支架1设置在所述锅体2的一侧,所述横梁11的第一部位连接至所述盖体12,所述横梁11的第二部位枢接至所述第一支架1,所述气缸的缸体4由支杆座3固定在所述第一支架1上,所述气缸的推杆5枢接至所述横梁的第三部位,所述第三部位与所述第一部位和所述第二部位不相同,所述气缸输出驱动力,使所述横梁11相对所述第一支架1枢转,以使所述盖体2打开或闭合。
第一支架1分为垂直部和水平部,所述水平部焊接在所述垂直部的下端,所述垂直部的底端可放置在地面。
所述的自动开盖夹层锅中,所述锅体2包括冷凝水收集装置,其由冷凝水收集槽10、冷凝水排出管9、排放阀门8所组成。
冷凝水收集槽10上部具有开口,环绕所述锅体2,焊接在所述锅体2开口位置的外侧并大于盖体12,位于盖体12边沿下方,所述冷凝水排出管9通过所述排放阀门8与所述冷凝水收集槽液体连通,所述排放阀门8固定在所述冷凝水收集槽10底部,打开排放阀门8,收集槽内的冷凝水经过排出管流出,关闭排放阀门8,冷凝水集中在收集槽中,所述冷凝水收集槽10能够完全收集通过盖体12与锅体2边沿的缝隙溢出的蒸汽冷凝水。
所述的自动开盖夹层锅中,所述第二支架6,其包括两个第二支架部分,所述锅体2设置在两个第二支架部分之间,且所述锅体2的相对侧具有两个轴部,每个轴部可旋转的连接至一个第二支架部分。
蜗轮13和蜗杆14,所述蜗轮13和所述蜗杆14彼此啮合,所述蜗轮13连接至其中一个轴部。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未经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产品加工研究所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42356.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