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回路可调的废气再循环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20542667.5 | 申请日: | 2013-09-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7653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12 |
发明(设计)人: | 尹必峰;贾和坤;孙建中;何建光;徐毅 | 申请(专利权)人: | 江苏大学;常柴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2M25/07 | 分类号: | F02M25/07 |
代理公司: | 北京汉德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28 | 代理人: | 庄一方;汪恺 |
地址: | 212013 ***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回路 可调 废气 再循环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一种柴油机的废气再循环系统,特别是涉及回路可调的废气再循环系统。
背景技术
废气再循环(Exhaust Gas Recirculation,EGR)技术,将一部分废气从排气管引入进气管,通过改变进气的成分,达到改变燃烧过程的目的,是目前降低柴油机氮氧化合物(NOx)排放最有效的措施之一。
废气再循环系统的实施方式是影响EGR实施效果和改善柴油机污染物排放性能的关键因素,目前柴油机上采用的主要是外部EGR系统,其中分为高压回路EGR和低压回路EGR两种系统。在高压回路EGR系统中,通常在涡轮机前抽取高压高温废气,并引入压气机后进气系统中实现废气再循环;而低压回路EGR系统中,在涡轮机后引出废气,引入压气机前与新鲜空气混合实现废气再循环。不同回路的EGR系统有着各自的优缺点,如柴油机在高转速高负荷工况条件下虽然缸内扫气压力较大,但是进气系统与排气系统之间存在正压差,此时高压EGR系统将难以使废气再循环到进气系统中,宜采用低压EGR系统,而在低转速低负荷工况下,通过低压回路EGR系统实现废气再循环必须提高排气背压,增加了换气功,柴油机的燃油经济性下降。随着全世界范围内节能减排法规的日益严格,单纯的高压或者低压回路废气再循环系统在柴油机全工况范围内的适应能力有限,已经难以在柴油机全工况范围内实现高效的废气再循环,有碍进一步提高柴油机性能。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废气再循环技术中的不足,针对不同回路废气再循环系统的特点和柴油机不同运行工况的进气需求,提出一种回路可调的废气再循环系统,使其在不同运行工况分别实现不同回路形式的废气再循环,从而改善废气再循环系统在在柴油机全工况范围内的适应性,提高柴油机性能。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回路可调的废气再循环系统,包括一台柴油机、一台压缩机、一台涡轮机、一条高压调压管路、一条低压调压管路和一条高低压连通管路。柴油机具有进气管和排气管,压缩机与进气管相连接,涡轮机与排气管相连且压缩机同轴。高压调压管路连通涡轮机的上游和压缩机的下游,高压调压管路上包括一个高压中冷器和一个高压控制阀。低压调压管路连通涡轮机的下游和压缩机的上游,低压调压管路上包括一个低压中冷器和一个低压控制阀。高低压连通管路的一端连接于高压调压管路的高压控制阀的进口处,其另一端连接于低压调压管路的低压控制阀的出口处,高低压连通管路上包括一个高低压调节阀。
在回路可调的废气再循环系统的再一种示意性实施方式中,还包括一个设置于排气管中的排气背压阀,该排气背压阀位于排气管和低压调压管路的连通处的下游。
在回路可调的废气再循环系统另一种示意性实施方式中,还包括一个控制单元,该控制单元可以接收柴油机的负荷和转速信号,并向高压控制阀、低压控制阀、高低压调节阀、和排气背压阀输出控制信号,以调节高压控制阀、低压控制阀、高低压调节阀、和排气背压阀的开度。
在回路可调的废气再循环系统的还一种示意性实施方式中,排气管中还设有一个后处理装置,该后处理装置连接于涡轮机的下游与排气管和低压调压管路的连通处之间。
在回路可调的废气再循环系统的又一种示意性实施方式中,进气管中还设有一个增压中冷器,其位于进气管与高压调压管路的连通处的下游。
采用本实用新型的回路可调的废气再循环系统,可以在柴油机不同运行工况下实现不同回路形式的废气再循环,改善废气再循环系统在在柴油机全工况范围内的适应性,提高柴油机性能。
附图说明
以下附图仅对本实用新型做示意性说明和解释,并不限定本实用新型的范围。
图1是回路可调的废气再循环系统的一种示意性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回路可调的废气再循环系统的再一种示意性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回路可调的废气再循环系统的另一种示意性实施方式的结构示意图。
标号说明
10 柴油机
12 进气管
13 排气管
14 增压中冷器
16 后处理装置
17 排气背压阀
20 压气机
30 涡轮机
40 高压调压管路
42 高压中冷器
44 高压控制阀
50 低压调压管路
52 低压中冷器
54 低压控制阀
60 高低压连通管路
64 高低压调节阀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江苏大学;常柴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江苏大学;常柴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4266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舱室单元
- 下一篇:四柱停车库的移动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