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基于物联网远场识别技术的机场助航灯感知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20542762.5 | 申请日: | 2013-09-0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93088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11-05 |
发明(设计)人: | 吴小东;钟敏;江浩;聂佳;汤晓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电器科学研究院;上海电器科学研究所(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K17/00 | 分类号: | G06K17/00;G06K19/077 |
代理公司: | 上海申汇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31001 | 代理人: | 翁若莹;柏子雵 |
地址: | 200063 ***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基于 联网 识别 技术 机场 助航灯 感知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基于物联网技术对机场助航灯进行管理的系统,属于物联网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物联网是新一代信息技术的重要组成部分,其通过智能感知、识别技术与普适计算、泛在网络的融合应用,被称为继计算机、互联网之后世界信息产业发展的第三次浪潮。物联网是互联网的应用拓展,与其说物联网是网络,不如说物联网是业务和应用。
物联网的提出为国家智慧城市建设奠定了基础,实现智慧城市的互联互通协同共享,中国物联网校企联盟将物联网定义为当下几乎所有技术与计算机、互联网技术的结合,实现物体与物体之间:环境以及状态信息实时的实时共享以及智能化的收集、传递、处理、执行。广义上说,当下涉及到信息技术的应用,都可以纳入物联网的范畴。
国际电信联盟(ITU)对物联网做了如下定义:通过条码识读设备、射频识别(RFID)设备、红外感应器、全球定位系统和激光扫描器等信息传感设备,按约定的协议,把任何物品与互联网相连接,进行信息交换和通信,以实现智能化识别、定位、跟踪、监控和管理的一种网络。
RFID(英文全称为Radio Frequency Identification),即射频识别,俗称电子标签,是物联网核心技术之一。它通过射频信号自动识别目标对象并获取相关数据,识别工作无须人工干预,可工作于各种恶劣环境。RFID技术可识别高速运动物体并可同时识别多个对象,操作快捷方便。
RFID按应用频率的不同分为低频(LF)、高频(HF)、超高频(UHF)、微波(MW)等,相对应的代表性频率分别有:低频125KHz、高频13.56MHz、超高频(433MHz,915MHz)、微波(2.4G、5.8G)等。
RFID按应用距离的不同可分为近距离识别技术即NFC近场通信(Near Field Communication),主要采用的是RFID高频段的识别技术,识别距离在10cm以内;远距离识别技术即RFID远场通信技术,主要采用的是RFID超高频及以上波段,识别距离在10cm以上。
RFID按照能源的供给方式分为无源RFID,有源RFID,以及半有源RFID。
机场行业属于资金密集型交通基建行业,在未来的三十到五十年,中国会面临机场的快速发展,大型机场会增设越来越多的跑道。在跑道上均会铺设助航灯来向飞行员提供引导飞机起飞及降落的信息。助航灯一般分为两类。一类助航灯排列在跑道的两侧,其主要作用是形成跑道的边界。另一类助航灯则为嵌入式助航灯,该类助航灯埋设于地面下,其表面基本与跑道的表面平齐,该嵌入式助航灯的作用是在飞机起降时进行跑道的指引导航。机场每日都有许多航班在跑道上昼夜不息地起降,飞机降落时,其巨大冲击力将作用于嵌入式助航灯的表面,该冲击力能瞬间使灯具侧面产生微小的形变,这个冲击力通过助航灯周边的专用胶水缓冲释放到水泥跑道上。嵌入式助航灯在这种巨大冲击力的长期作用下,非常容易损坏,而且每个灯管也有自己的使用寿命,一旦嵌入式助航灯受损没有及时更换,会向飞行员给出错误的引导信息,导致非常严重的空难事故。因此,机场的维护人员每隔一个固定时间段就会对所有的嵌入式助航灯进行一次巡检。
目前为止,工作人员在巡检时没有任何的辅助设备,均采用人工观察及记录,要将每条跑道上的所有嵌入式助航灯巡检一遍,其工作量可想而知是非常巨大的,而且容易出错,也不利于机场整体的数字化管理。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将物联网技术与机场的灯光维护管理相结合,提高维护效率,使得当前机场航运管理更加现代化。
为了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提供了一种基于物联网远场识别技术的机场助航灯感知系统,其特征在于:包括设于机场每个助航灯上的RFID电子标签,在该RFID电子标签中至少存储与其对应的助航灯的识别号及该助航灯的维护信息,RFID电子标签通过设定频率与RFID手持式读写设备建立无线数据交互通道,所有RFID手持式读写设备或者通过无线网络或者通过数据线与后台服务器进行数据交互,机场工作人员通过PC接入后台服务器进行操作。
优选地,所述RFID电子标签与所述RFID手持式读写设备基于915MHz频率的RFID远距离无源识别技术实现。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电器科学研究院;上海电器科学研究所(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上海电器科学研究院;上海电器科学研究所(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42762.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具香氛功能的移动电源装置
- 下一篇:一种具有给平板终端充电功能的底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