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后跟耐磨损的鞋底有效
申请号: | 201320543051.X | 申请日: | 2013-09-0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3579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19 |
发明(设计)人: | 周海波;郑进光 | 申请(专利权)人: | 温州振光鞋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43B21/433 | 分类号: | A43B21/433;A43B13/14 |
代理公司: | 杭州赛科专利代理事务所 33230 | 代理人: | 曹绍文 |
地址: | 325016 浙江省温***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后跟 耐磨 鞋底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后跟耐磨损的鞋底。
背景技术
人们在走路时,姿势不同、习惯不同,用力不均匀的情况时有发生,久而久之,鞋子后跟会发生单边磨损,磨损多了,走路时,造成人体倾斜,严重地,容易摔跤,发生意外,现有技术中,专利号200510041354公开了一种环保保健皮鞋,主要是在各类鞋跟跟面上动配合装配各类转动抗磨损装置或各类硬质滑行装置,走路或扭身保健锻炼时各类转动抗磨损装置与地面磨擦而转动、使各类转动抗磨损装置整体均衡承担磨损,不会产生单边磨损现象,使鞋跟底部保持平整对称,穿着舒适,同时延长皮鞋使用寿命,减少报废皮鞋中废胶塑污染环境。该发明存在的最大问题是结构复杂,调整不方便。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根据以上不足,提供了一种后跟耐磨损的鞋底。增加了可转动的下后跟,就可以实现后跟调整磨损位置,从而达到耐磨损的目的。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后跟耐磨损的鞋底,包括:鞋底本体,该鞋底本体的上后跟部位开设有通孔和空腔,空腔位于通孔的上方,还包括可转动的下后跟,该下后跟呈圆柱体,其中心设有转轴,转轴的顶部为小圆柱体,小圆柱体的最大直径等于通孔的内径,当小圆柱体插入通孔且外露时,通过U字形卡簧卡在空腔,下后跟与上后跟组成紧密的联接结构,下后跟的上圆柱面设置有若干圆弧凸块,该若干圆弧凸块设置在同圆周上,且均匀分布,相应地,上后跟的底面也设置有与圆弧凸块吻合的圆弧凹块。
所述圆弧凸块的高度为0.5-1mm。
所述下后跟的底部设置有耐磨层。
所述U字形卡簧为片状,可选用弹簧钢,该片状弯成夹角A。夹角A的尖部在上,利用该夹角A产出弹性。弹簧钢使用寿命长。
所述U字形卡簧设置有两只用于夹持所述转轴的圆弧。
需要说明的是,小圆柱体的最高点不超过鞋底的顶面,最好持平,当加上鞋内底后,不会有凹凸不平的脚感。
正常穿戴时,在重力的作用下,由于下后跟与上后跟之间设置有圆弧凸块和凹块不会发生转动,不影响行走,一般的运动,当鞋后跟单边磨损需要调整后跟位置时,可以边用力拉开下后跟与上后跟之间的距离边转动,由于U字形卡簧与下后跟自身的弹性双重的作用,可以实现目的。
下后跟旋转的最小角度取决于一个圆弧凸块所占的单位角度。转到圆弧凸块和凹块吻合的位置即可。
本实用新型具有结构简单、成本低、调整方便、有利环保、延长使用寿命、感觉舒适的有益效果。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整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仰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的侧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U字形卡簧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现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说明:
如图所示,一种后跟耐磨损的鞋底,包括:鞋底本体,该鞋底本体的上后跟1部位开设有通孔12和空腔13,空腔13位于通孔12的上方,还包括可转动的下后跟21,该下后跟23呈圆柱体,其中心设有转轴23,转轴23的顶部为小圆柱体24,小圆柱体24的最大直径等于通孔12的内径,当小圆柱体24插入通孔12且外露时,通过U字形卡簧3卡在空腔13,下后跟21与上后跟1组成紧密的联接结构,下后跟21的上圆柱面设置有若干圆弧凸块22,该若干圆弧凸块22设置在同圆周上,且均匀分布,相应地,上后跟1的底面也设置有与圆弧凸块22吻合的圆弧凹块。
所述圆弧凸块22的高度为0.5-1mm。
下后跟21的底部设置有耐磨层25,耐磨层25上可以设置若干小圆柱体,相应地下后跟21设置小圆柱体空腔,使得两者胶水粘接得更牢靠。
所述U字形卡簧3为片状,设置有一夹角A,该夹角约150度为佳。
所述U字形卡簧3为片状,该U字形卡簧3设置有两只用于夹持所述转轴23的圆弧3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温州振光鞋材有限公司,未经温州振光鞋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43051.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