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连杆铜套有效
申请号: | 201320543256.8 | 申请日: | 2013-09-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5326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26 |
发明(设计)人: | 章雄;杨少平;骆丽珍;孙贤;金龙永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兴防护科技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C9/04 | 分类号: | F16C9/04;F16C33/10 |
代理公司: | 杭州裕阳专利事务所(普通合伙) 33221 | 代理人: | 应圣义 |
地址: | 311800 浙***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连杆 铜套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属于农业机械领域,尤其涉及一种连杆铜套。
背景技术
随着农业机械化进程的加快,农机修理站、点遍布城乡,农用汽车,拖拉机维修时更换铜套的量非常大,目前市场上有的连杆铜套大多与支承机构采用整体式一体成型,其使用过程中可能产生磨损或不确定的变形,更换时需要整体进行更换,更换难度较大,维护成本较高。因此,有必要对现有的铜套结构进行优化。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中存在的缺陷,提供了一种结构设计合理,便于维护,维护成本低廉的连杆铜套。
为了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得以解决:
一种连杆铜套,包括本体,所述本体包括法兰部和管体部,法兰部和管体部连为一体,所述管体部的管体表面设置有定位槽,定位槽内设置有定位孔,定位孔内设置有固定螺钉,所述定位孔的孔径为4-12mm。所述连杆铜套可通过固定螺钉固定在支承机构上,需要时,可将连杆铜套从支承机构上拆下维修或更换,从而降低了维护成本。
作为优选,所述的定位槽的形状为矩形,定位槽的深度为0.5-2mm。通过设置定位槽,方便对铜套进行维修保养或更换,降低了维护成本。
作为优选,所述的管体部的管体表面设置有加油孔。管体部的内壁表面沿管体轴向设置有多条并排的波浪形油槽,相邻两条波浪形油槽之间设置有至少三条直线型油槽,所述直线型油槽沿管体部内壁圆周方向延伸,且与各条波浪形油槽垂直连接。上述油槽设计能有效增加管体部内壁受润滑面积,加快油槽内润滑油的流动速率,避免油槽堵塞,提高整体润滑性能。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了以上技术方案,具有显著的技术效果:
本实用新型结构合计合理,便于维护更换,降低了维护成本,并且能有效增大管体内壁的润滑性能,具有很高的实用性。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俯视图。
图3是管体内壁截面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1至图3与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描述:
实施例1
一种连杆铜套,如图1至图3所示,包括本体,所述本体包括法兰部1和管体部2,管体部2的管体表面设置有加油孔。法兰部1和管体部2连为一体,所述管体部2的管体表面设置有定位槽3,定位槽3内设置有定位孔4,定位孔4内设置有固定螺钉,所述定位孔4的孔径为4-12mm。所述定位槽3的形状为矩形,定位槽3的深度为0.5-2mm。所述管体部2的内壁表面沿管体轴向设置有多条并排的波浪形油槽21,相邻两条波浪形油槽21之间设置有三条直线型油槽22,所述直线型油槽22沿管体部2内壁圆周方向延伸,且与各条波浪形油槽21垂直连接。
总之,以上所述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凡依本实用新型申请专利范围所作的均等变化与修饰,皆应属本实用新型专利的涵盖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兴防护科技集团有限公司,未经中兴防护科技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43256.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滚珠丝杠轴承
- 下一篇:一种螺纹接头的连接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