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车用空压机的卸荷阀有效
申请号: | 201320544057.9 | 申请日: | 2013-09-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7665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12 |
发明(设计)人: | 肖海燕;乔善智;马辉;张创科 | 申请(专利权)人: | 亚新科美联(廊坊)制动系统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04B39/10 | 分类号: | F04B39/10 |
代理公司: | 石家庄冀科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13108 | 代理人: | 雷秋芬;李羡民 |
地址: | 065000*** | 国省代码: | 河北;1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车用空压机 卸荷阀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空压机部件,特别是一种空压机的卸荷阀。
背景技术
空压机的排气卸荷阀是在空压机与储气筒之间联接一个卸荷装置,它可使储气筒压力保持在规定的范围内,当压力超过规定值上限时卸荷减压,空压机仍有进排气过程,当压力低于规定压值下限时打气增压,空压机进气卸荷是空压机内设卸荷阀,当储气筒达到系统所需压力时,空压机内置卸荷阀开始工作,空压机停止打气。目前现有技术中,车用空压机的卸荷结构为推移式卸荷阀片,在空压机实现打气时,活塞顶面的高压气会通过带动移转销子控制卸荷阀片的开关,高压气通过导向槽进入到齿轮柱塞后面的腔内。特别是进气增压空压机,活塞顶部的压力最低也能达3-4bar,柱塞后面的腔会通过导向槽不断进入压力气,当空压机要实现卸荷时,由于柱塞后面形成了一定的压力,齿轮柱塞需要克服气体力和弹簧力完成卸荷,使柱塞运行很难到位,造成空压机不能完全卸荷,另外这种现象会使柱塞增加积碳,从而导致柱塞卡滞的可能性增加,空压机容积效率降低。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车用空压机的卸荷阀,能够使空压机完全卸荷。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问题是以下述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车用空压机的卸荷阀,它包括阀座板、齿轮柱塞、齿圈和卸荷介轮,所述阀座板固定在气缸体顶部,阀座板上对应气缸体的位置设置齿圈,齿圈的一侧设置卸荷介轮,卸荷介轮的一侧垂直设置齿轮柱塞,其中卸荷介轮的上、下两端为齿轮,一端齿轮与齿轮柱塞相啮合,另一端齿轮与齿圈相啮合,卸荷介轮中间开有环形凹槽,凹槽内设置O型圈。
上述车用空压机的卸荷阀,所述齿轮柱塞的一侧带有齿,齿轮柱塞齿的模数与所对应的卸荷介轮齿轮的模数相同。
本实用新型通过在卸荷介轮上套装一个O型圈,O型圈随着卸荷介轮一起转动,实现齿轮柱塞腔与活塞顶部的压力腔隔离,齿轮柱塞不用克服气体的压力,就能够运行到位,从而使空压机完全卸荷,减少了在柱塞腔内形成的积碳,并减少产生卡滞的可能性,确保空压机的使用安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是齿轮柱塞、齿圈和卸荷介轮等传动部分的横剖示意图。
图中各标号清单为:1、齿轮柱塞,2、齿圈,3、齿轮柱塞腔,4、卸荷介轮,5、O型圈,6、齿圈槽,7、阀座板。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如图1、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的卸荷阀包括阀座板7、齿轮柱塞1、齿圈2、卸荷介轮4,所述阀座板7固定在气缸体顶部,阀座板7上对应气缸体的位置开设一个圆形的齿圈槽6,齿圈槽6内设置齿圈2,阀座板和齿圈均设有相同的阀孔。齿圈槽6的一侧开有圆孔状的卸荷介轮槽,卸荷介轮槽内设置卸荷介轮。卸荷介轮槽的一侧垂直开有一阶梯孔即齿轮柱塞腔3,齿轮柱塞腔3内放置回位弹簧和齿轮柱塞1。齿轮柱塞1的一侧带有齿。
所述卸荷介轮4的上、下两端分别为齿轮,一端齿轮的模数与齿轮柱塞1的齿的模数相同,卸荷介轮4的这一端与齿轮柱塞1相啮合,另一端齿轮与齿圈2相啮合,实现卸荷介轮4的一个侧边与齿圈2啮合,另一个侧边与齿轮柱塞1啮合。卸荷介轮4中间为一个环形凹槽,凹槽内设置O型圈5,O型圈5起到密封的作用,用于实现空压机活塞顶部的气腔与齿轮柱塞腔隔离。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亚新科美联(廊坊)制动系统有限公司,未经亚新科美联(廊坊)制动系统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44057.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移动式汽车举升机复合顶升机构
- 下一篇:一种送料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