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汽车灯光导光条有效
申请号: | 201320546291.5 | 申请日: | 2013-09-0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2162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05 |
发明(设计)人: | 缪雪中;祁国俊;邵宇;蔡卫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广汽吉奥汽车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21V8/00 | 分类号: | F21V8/00;F21W101/02 |
代理公司: | 北京信远达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11304 | 代理人: | 赵百令;刘大玲 |
地址: | 311222 浙江省杭州***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汽车 灯光 导光条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车灯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汽车灯光导光条。
背景技术
LED(Light-Emitting Diode,发光二极管)在汽车灯具上的使用越来越广,目前,某些高端汽车已经全车灯光LED化。LED灯具在造价上比传统灯具略高,但是,在灯光的效果以及造型的便利和灯具开发的周期上有非常明显的优势,LED作为汽车灯具的光源是必然趋势。
汽车灯光导光条是LED光源的导光部件,LED光源射出来的光通过导光条折射后可以均匀地进行散发,目前,部分汽车灯具已经采用导光条进行灯光的散发。
现有技术中,汽车日行灯使用的是白光光源,而转向灯则使用黄光光源,由于目前汽车日行灯与转向灯是分开设计的,即这些灯具各自都需要占用独立的设计空间,每个灯具光源都需要连接对应的导光条,而车灯的设计空间比较狭小,因此,有限的设计空间给车灯的造型设计带来了不便。
因此,如何解决汽车车灯造型困难的问题,是本领域技术人员目前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汽车灯光导光条,用于解决汽车车灯造型困难的问题。
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汽车灯光导光条,包括导光条本体和位于所述导光条本体一端的光源端,所述光源端包括第一光源端和第二光源端,所述第一光源端与日行灯光源连接,所述第二光源端与转向灯光源连接。
优选地,所述导光条本体上与所述光源端相对的一端设置有第三光源端和第四光源端,所述第三光源端与辅助日行灯光源连接,所述第四光源端与辅助转向灯光源连接。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汽车灯光导光条,包括导光条本体和位于所述导光条本体一端的光源端,所述光源端包括第一光源端和第二光源端,所述第一光源端与日行灯光源连接,所述第二光源端与转向灯光源连接。与现有技术使用两个导光条的设计方式相比较,本实用新型将日行灯光源和转向灯光源连接到同一个导光条上,即通过一个导光条就可以发出日行灯和/或转向灯的汽车灯光。由于本方案只需一个导光条就能实现两种汽车灯光功能,因此,不但节约了设计空间,而且节约了材料成本,解决了汽车车灯造型困难的问题。
附图说明
为了更清楚地说明本实用新型实施例或现有技术中的技术方案,下面将对实施例或现有技术描述中所需要使用的附图作简单地介绍,显而易见地,下面描述中的附图仅仅是本实用新型的一些实施例,对于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讲,在不付出创造性劳动的前提下,还可以根据这些附图获得其他的附图。
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方案提供的一种汽车灯光导光条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方案提供的一种汽车灯光导光条应用于汽车车灯中的结构示意图;
图1与图2中:
日行灯光源-1、第一光源端-2、转向灯光源-3、第二光源端-4、导光条本体-5、第三光源端-6、辅助日行灯光源-7、第四光源端-8、辅助转向灯光源-9。
具体实施方式
本实用新型的核心是提供一种汽车灯光导光条,用于解决汽车车灯造型困难的问题。
下面将结合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技术方案进行清楚、完整地描述,显然,所描述的实施例仅仅是本实用新型一部分实施例,而不是全部的实施例。基于本实用新型中的实施例,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在没有做出创造性劳动前提下所获得的所有其他实施例,都属于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
请参照图1,图1为本实用新型具体实施例方案提供的一种汽车灯光导光条的结构示意图。
在一种具体实施例中,本方案提供了一种汽车灯光导光条,包括导光条本体5和位于导光条本体5一端的光源端,该光源端包括两个用于连接光源的分支,即第一光源端2和第二光源端4。第一光源端2与日行灯光源1连接,第二光源端4与转向灯光源3连接。
本方案是在现有使用导光条的车灯的基础上,将日行灯和转向灯共同使用一个导光条。具体的,在导光条本体5的光源端,设置有第一光源端2和第二光源端4,第一光源端2连接日行灯用白光LED光源,第二光源端4连接转向灯用黄光LED光源。在设计安装车灯时,根据车灯的安装空间分别设计日行灯光源1和转向灯光源3射入到导光条本体5的入射角度,然后分别对两光源基座的角度进行局部的微调,直到确保两个光源的光均能够均匀地从光源端折射到导光条本体5的末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广汽吉奥汽车有限公司,未经广汽吉奥汽车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46291.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流量计在线检定数据采集及传输装置
- 下一篇:一种LED筒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