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三氯化磷自动补气的生产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320546331.6 | 申请日: | 2013-09-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4008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19 |
发明(设计)人: | 冀小雄;胡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湖北泰盛化工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01B25/10 | 分类号: | C01B25/10 |
代理公司: | 宜昌市三峡专利事务所 42103 | 代理人: | 成钢 |
地址: | 443007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氯化 自动 补气 生产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三氯化磷自动补气的生产设备,具体在生产系统中采用气动调节阀和尾气止回阀,控制系统的压力。
背景技术
近几年,国内三氯化磷企业生产事故屡见不鲜,人员灼伤和爆炸事故在不少企业中频发,一次事故给企业带来的不仅仅是经济损失,甚至是给员工带来的伤残、死亡,对于企业来讲面临的是社会责任和生存。因此,控制生产成本、自主创新,提高生产效率、安全生产,才能使企业更具竞争力。三氯化磷是无色澄清的发烟液体,遇水和空气分解成亚磷酸和氯化氢,有白色刺激性烟雾冒出,化学方程式为PCl3+3H2O=H3PO3+3HCl,进一步生成络合酸H3PCl6,发生白烟而变质,必须存贮密封贮藏。
在三氯化磷生产过程中或物料转运过程中,系统内压力会发生变化,产生“呼吸”,在均衡系统内压力。对于三氯化磷生产厂家,多数采用的是空气自然补气的方法,即是采用大气中的空气来均衡反应系统中的压力,但空气中含有大量的水分,这些水分随着空气进去生产系统中与三氯化磷反应,不仅降低三氯化磷收率,还会产生磷酸酯类物质堵塞尾气管道产生爆炸事故。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三氯化磷自动补气的生产设备,具体在三氯化磷生产中氯化系统和成品槽系统的尾气管线上增加氮气补气系统和气体止回阀。
本实用新型是这样实现上述目的的,氯化釜通过精馏塔与冷凝器连接,冷凝器底部经过计量槽流入成品槽,计量槽与成品槽的尾气管道上增加氮气补气系统和气体止回阀。
所述的计量槽与成品槽的尾气管道采用30°仰角,所述的成品槽自身装有真空泵。
所述的氮气补气系统包括氮气及与其相连的氮气缓冲罐,其中氮气缓冲罐通过双并联的气动调节阀与气体止回阀连接。
所述的气体止回阀依次连接有尾气冷凝器,尾气缓冲罐,止回阀,水洗塔,碱洗塔,其中水洗塔与碱洗塔自身装有真空泵。
尾气缓冲罐经止回阀与水洗塔连接。
氮气补气系统的气动调节阀能够探测系统内压力,当系统内压力低于低设定值时,气体止回阀关闭,自动调节阀启动缓冲罐内氮气注入到系统中,压力达到高设值时停止补气。当系统内压力高于高设值时,三氯化磷气体通过气体止回阀到达冷凝缓冲罐回收尾气,再经过气体缓冲罐缓冲后经过水洗、碱洗后排空。
所述的氯化反应釜为内外两层,氯化反应温度控制在60℃-100℃,其中反应釜内液温为80℃-95℃,反应釜外壁蒸汽温度为75℃-90℃。
所述的气动调节阀自动调节氯化反应釜、成品槽和气体止回阀间的压力,并控制压力在0-1MPa。
所述的气动调节阀自动调节氯化反应釜、成品槽和气体止回阀间的压力,并控制压力在20KPa-50KPa。
本发明的优点:该三氯化磷生产方法采用廉价的氮气来均衡反应系统内压力,避免空气中水蒸气进入生产系统与三氯化磷反应,提高三氯化磷收率,也避免磷酸酯类物质堵塞管道产生安全事故,节约生产成本,减少副反应产生,实现三氯化磷收率增加0.5%,大大减少废气的产生,优化作业环境,清洁生产。
附图说明
图1三氯化磷自动补气的生产设备。
其中,1.氯化釜,2.精馏塔,3冷凝器,4.计量槽,5.成品槽,6氮气缓冲罐,7氮气瓶,8. 气动调节阀,9. 尾气冷凝器,10. 尾气缓冲罐,11.水洗塔,12. 碱洗塔,13-1,2,3. 真空泵,14-1,2气体止回阀。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三氯化磷自动补气的生产设备,氯化釜1通过精馏塔2与冷凝器3连接,冷凝器3底部经过计量槽4流入成品槽5,所述的计量槽4与成品槽5的尾气管道上增加氮气补气系统和气体止回阀14-1。
所述的计量槽4与成品槽5的尾气管道采用30°仰角,可以自然倒流物料,避免管道堵塞,所述的成品槽自身装有真空泵13-1。
所述的氮气补气系统包括氮气瓶7及与其相连的氮气缓冲罐6,其中氮气缓冲罐6通过双并联的气动调节阀8与气体止回阀14-1连接。
所述的气体止回阀14-1依次连接有尾气冷凝器9,尾气缓冲罐10,水洗塔11,碱洗塔12,其中水洗塔11与碱洗塔12自身装有真空泵12-2,3。
所述的尾气缓冲罐10经止回阀14-2与水洗塔11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湖北泰盛化工有限公司,未经湖北泰盛化工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4633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能补气生发的中药酒的配制方法
- 下一篇:一种活性益生菌格瓦斯制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