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防超高静电偏光片有效
申请号: | 201320546601.3 | 申请日: | 2013-09-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8782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07 |
发明(设计)人: | 朱长进;柳海平;于振波 | 申请(专利权)人: | 南京博融汽车电子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2B5/30 | 分类号: | G02B5/30;B32B7/12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10039 江苏省南***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超高 静电 偏光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偏光片,特别是一种防超高静电偏光片。
背景技术
偏光片的全称是偏振光片,液晶显示器的成像必须依靠偏振光,所有的液晶都有前后两片偏振光片紧贴在液晶玻璃,如果少了任何一张偏光片,液晶片都是不能显示图像的。随着新型的液晶显示器产品不断开发出来,偏光片的类型也愈来愈多。
偏光片的基本结构包括:最中间的PVA(聚乙烯醇),两层TAC(三醋酸纤维素),粘着剂,Release film(离型膜) 和Protective film(保护膜)。其中,起到偏振作用的是PVA层,为了保护偏光膜的物理特性,因此在PVA的两侧各复合一层具有高光透过率、耐水性好又有一定机械强度的(TAC)薄膜进行防护,这就形成了偏光片原板。根据客户的不同需要,按一定的补偿角度复合具有一定位相差补偿值的位相差膜和保护膜,这就是LCD偏光片的基本结构和作用原理。
静电在生活生产过程中无处不在,在工业生产中,有些是要产生静电并利用静电,但在微电子及LCD等光行业生产中可以说是危害很大。静电吸附尘埃对微电子生产影响很大,静电对LCD等光电子行业的影响,除了对模块中的电子集成电路有所损害外,对产品表面的洁净度影响也是很大的。静电放电可使集成电路芯片介质击穿,芯线熔断,漏电流增加老化速度,电性能参数改变等,使其不能正常工作,甚至造成电子设备损坏。而现在国内主要的防静电显示屏已经逐渐无法达到光电子产品越来越高的防静电要求,现主流的防静电液晶显示屏一般采用加固放点技术,或是改善玻璃膜,为玻璃膜加金属框等,然而产品所防静电的能力却最多只能达到8KV左右。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以上问题,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防超高静电偏光片,可将偏光片贴在液晶显示屏上,通过偏光片上TAC膜表面及粘着剂里面的导电物质和金属压框辅助抗静电相结合,在保证液晶屏显示质量的同时,还提高了液晶显示屏的防静电能力。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防超高静电偏光片,所述的防超高静电偏光片包括保护膜、防静电层、上TAC膜、下TAC膜、PVA膜、粘着剂、位相差膜以及离型膜,所述的保护膜在最上层,所述的防静电层在保护膜的下面,所述的PVA膜在上TAC膜和下TAC膜中间,所述的上TAC膜在防静电层之下,所述的下TAC膜在PVA膜之下,所述的位相差膜在两层粘着剂中间,所述的第一层粘着剂在下TAC膜之下,所述的第二层粘着剂在位相差膜之下,所述的离型膜在最底层,所述的防静电层是涂布在上TAC膜表面导电物质并渗透入上TAC膜中,所述的粘着剂内都含有导电物质。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一种防超高静电偏光片,将偏光片贴在液晶显示屏上,通过防静电层、粘着剂里面的导电物质和金属压框辅助抗静电相结合,在保证液晶显示屏质量的同时,还提高了液晶显示屏的适用性。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防超高静电偏光片,防静电层是包含锂盐、聚噻吩的导电物质,包含的所有导电物质的含量在0.01%—50%之间。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防超高静电偏光片,将其贴在液晶显示屏上后,能使液晶显示屏的抗静电能力提高至30KV,并且液晶屏不会因此而损坏,遭受静电冲击后显示正常,无乱码,无条纹,无缺显。贴了此防超高静电偏光片的液晶屏在抵抗30KV的静电冲击下,液晶屏无不良显示和损坏,偏光片的静电屏蔽功能,简化了液晶显示屏的结构和节约了企业的生产成本,同时本实用新型公开的防超高静电偏光片还具有使用方便,容易更换的优点。
本实用新型公开的防超高静电偏光片,易裁剪,可根据自身的需求来裁剪成不同的大小尺寸,使用时方便简洁。
附图说明
图1、本实用新型公开的防超高静电偏光片(含位相差膜层)的结构示意图。
附图标记列表
1、保护膜 2、防静电层 3、上TAC膜
4、PVA膜 5、粘着剂 6、位相差膜
7、离型膜 8、下TAC膜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进一步阐明本实用新型,应理解下述具体实施方式仅用于说明本实用新型而不用于限制本实用新型的范围,在阅读了本实用新型之后,本领域技术人员对实用新型的各种等价形式的修改均落于本申请所附权利要求所限定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南京博融汽车电子有限公司,未经南京博融汽车电子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4660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便携式净水器
- 下一篇:一种高性能钛合金防爆工具及其制备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