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苹果形大功率聚合物锂电池有效
申请号: | 201320547086.0 | 申请日: | 2013-09-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2149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02 |
发明(设计)人: | 李现利;詹威;王鹏峰 | 申请(专利权)人: | 厦门钨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M2/10 | 分类号: | H01M2/10;H01M2/26;H01M10/0525;H01M2/16 |
代理公司: | 厦门市新华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35203 | 代理人: | 李宁 |
地址: | 361000***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苹果 大功率 聚合物 锂电池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锂离子电池的技术领域,特别指一种适用于特殊载体(如含有曲面的圆形载体)要求特殊形状的大功率聚合物锂电池。
背景技术
锂离子电池是新型的绿色高能二次电池,具有能量密度高、自放电小、使用寿命长等优点。近年来,随着社会的发展及石油能源危机,锂离子电池的应用已经扩展到动力、储能、航空、航海等领域,为了实现空间的最大利用,一些运行载体会具有特殊的结构,如含有曲面的圆形运行载体,为了实现电池的高能量密度和空间的最大利用化,就必然要求电池具有特殊的外观,所以对含有曲面的特殊外形的聚合物锂电池引起了广泛关注。
以铝塑膜为外壳的锂离子电池一般制成方形电池,如图1所示,传统的锂电池10是规则的方形。首先,传统锂电池的四边都是直边,没有曲线边,当用电载体是圆形(或椭圆形)时,将传统电池放进圆形载体中,其四个直边与圆形的曲面之间不可避免存在一定的距离,这就造成空间浪费,减小了体积能量密度,而且载体越大,浪费空间也就越大。其次,传统锂电池的四角与圆形载体的曲面相接触时,会造成电池四角受力过大,当电池受到碰撞时,电池破损,外界空气进入,导致电池报废,甚至电池内部正负极片接触造成电池燃烧,同时传统电池极耳20分布在电池10的同侧,在大电流放电时由于极耳在同侧,造成电流密度公布不均,电池发热严重,其倍率性能和循环性能差。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解决现有的技术缺陷,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苹果形大功率聚合物锂电池,适用于对电池外观具有特殊要求的运行载体。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
一种苹果形大功率聚合物锂电池,包括外壳和电池芯,所述电池芯包括正极片、负极片和隔膜,正极片和负极片组成极片组,正极片和负极片之间设有隔膜隔开,正极片、负极片和隔膜的形状同为苹果形片状,所谓苹果形片状是以圆形片为基材并沿上下两个平形的弦切割而成的具有平行的上弦边和下弦边以及两侧圆弧边的片状,正极片或负极片通过焊接的方式连接电池的正极耳或负极耳,正极耳位于正极片的中部,负极耳位于负极片的中部;正极耳和负极耳分别位于电池的上弦边和下弦边,使电池在大电流放电时电流密度分布更均匀,从而降低电池在大电流放电时表面过高的温度,提高大电流放电的性能。
所述的外壳是采用PP层、Al层和尼龙层复合而成的铝塑膜,通过冲压形成。
所述的电池芯有多个单片电芯叠加组成,每个单片电芯是采用单面正极片-隔膜-双面负极片-隔膜-单面正极片的叠片方式。
所述的隔膜选用PP/PE/PP三层复合结构,通过浸涂工艺处理,可提高电池安全性能,同时电池在充放电过程中不易出现膨胀和变形。
所述的正极耳采用纯度在99%±5%的纯铝片,其厚度在0.2-0.3mm,负极耳采用纯度为99%±5%的纯紫铜片,厚度为0.2-0.3mm,可满足电池的大电流放电性能。
采用上述方案后,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和有益效果:一、苹果形的外观设计,包括平行的上弦边和下弦边以及两侧圆弧边,可以满足特殊载体(如边缘是圆弧形)对电池外观的要求,当用电载体是圆形时,使其两侧的圆弧和载体的全面相接触,实现空间的最大利用,使电池在各行业的应用更为广泛,提高了电池的空间利用率,提高电池的体积能量密度;二、将电池的正极耳和负极耳的位置由同一侧两边移至两侧中间的位置,且分别从正极片和负极片引出,避免传统电池在大电流放电时电池极耳处的温度过高,影响电池的大电流放电性能,电池可满足10C-30C的高倍率持续放电性能,可制作成30-50Ah的大功率聚合物锂电池。
总之,本实用新型电池是聚合物锂电池,具有大容量、高功率、高能量密度、无记忆效应,自放电率小,设计灵巧的外型尺寸,安全性能好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传统的电池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电池芯的结构示意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电池芯的分解图一;
图4是本实用新型电池芯的分解图二;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制作工艺流程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电池倍率放电曲线。
标号说明
电池10 极耳20 圆形片30
上弦边40 下弦边50 圆弧边60
正极片1 负极片2 隔膜3
正极耳4 负极耳5。
具体实施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厦门钨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厦门钨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47086.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