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直线运动转换为旋转运动的动力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547658.5 | 申请日: | 2013-09-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1580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02 |
发明(设计)人: | 孔建新;孔建勇;孔璐 | 申请(专利权)人: | 孔建新 |
主分类号: | F02B75/40 | 分类号: | F02B75/40 |
代理公司: | 中山市科创专利代理有限公司 44211 | 代理人: | 尹文涛 |
地址: | 528400 广东省中山市火炬开发***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直线运动 转换 旋转 运动 动力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直线运动转换为旋转运动的动力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比较传统的直线运动转换成旋转运动的装置一般都是采用直齿条和齿轮的啮合传动,通过齿条的推动实现齿轮的转动,但是齿轮的转动方向是随着齿条的往复而变化,齿轮不能实现只朝一个方向的旋转。
另外,目前用于发动机的曲柄连杆机构可将直线往复运动转换为定向旋转运动,如内燃式发动机,将燃料燃烧时产生的热能转换为活塞往复运动的机械能,再转换为曲轴旋转运动而对外输出动力。虽然曲轴发动机实现了往复直线运动转换成定向的旋转运动,但是它仍然存在以下不足:曲轴发动机应用的是四行程工作原理,三个行程辅助一个行程做功,在第三行程活塞向下直线运动做功,由活塞连接臂传递给曲轴转换为旋转运动时,当活塞在上止点位置,曲轴处于上死点,此时燃烧室爆发的瞬间最大作用力没有得到最佳利用,影响做功的有效发挥。而且燃烧室燃烧完的废气排放出去,污染了空气环境。
中国发明专利“一种直轴发动机”(CN102011648B)公开了一种将直线运动转换为旋转运动的动力装置,但该直轴发动机的实现必须依赖该技术方案中的“离合机构”特征,此特征造成该发明结构复杂,制造成本高。
因此,本实用新型根据现有技术的不足,对现有的直线运动转换为旋转运动的装置作进一步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目的是克服了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能提高有效效率,更加便捷简单、制造成本更加低廉、且能将废气助功的直线运动转换成旋转运动的动力装置。
本实用新型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直线运动转换为旋转运动的动力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主功汽缸,所述的主功汽缸内设有能在其内往复运动的主功活塞,所述的主功活塞上连接有活塞杆,所述的活塞杆远离所述的主功活塞一端连接有能相对其左右活动的离合内齿板,所述的离合内齿板上设有环形槽,所述的环形槽包括两段直侧壁和两段圆弧过渡面,所述的直侧壁上向内侧延伸设有左内齿和右内齿,在所述的环形槽内设有与所述的左内齿和所述的右内齿交替啮合的齿轮,所述的齿轮中部设有穿过所述的环形槽的传动轴。
如上所述的直线运动转换为旋转运动的动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齿轮为不完全齿轮,所述的不完全齿轮的齿数比所述的左内齿和所述的右内齿的齿数少一个。
如上所述的直线运动转换为旋转运动的动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左内齿与所述的右内齿相互错开设置。
如上所述的直线运动转换为旋转运动的动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功活塞的上止点为燃烧室,所述的主功汽缸设有与所述的燃烧室相通的进气通道和压气通道。
如上所述的直线运动转换为旋转运动的动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进气通道和压气通道上分别设有阀门。
如上所述的直线运动转换为旋转运动的动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主功汽缸的底部设有缓冲所述的离合内齿板的缓冲板,所述的缓冲板的底侧设有缓冲弹簧。
如上所述的直线运动转换为旋转运动的动力装置,其特征在于:还包括设在所述的主功汽缸一侧的助功汽缸,所述的助功汽缸内设有助功活塞,所述的助功活塞上连接有传动杆,所述的主功汽缸与所述的助功汽缸之间设有带动所述的离合内齿板活动的连动组件,所述的连动组件包括传递齿轮,所述的传递齿轮的一侧与设在所述的离合内齿板侧边的传递齿条啮合,另一侧与设在所述传动杆上的传动齿牙啮合。
如上所述的直线运动转换为旋转运动的动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离合内齿板的侧边设有侧槽,所述的传递齿条卡在所述的侧槽内。
如上所述的直线运动转换为旋转运动的动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助功汽缸设有与所述的主功汽缸的压气通道相通的助功压气通道,所述的助功汽缸上还设有排气通道,所述的排气通道上设有排气阀。
如上所述的直线运动转换为旋转运动的动力装置,其特征在于:所述的助功汽缸的底部设有缓冲所述的传动杆的缓冲板,所述的缓冲板的底侧设有缓冲弹簧。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有如下优点:
1、本实用新型结构更加简单,更加便捷,制造成本更低,有利于推广应用。
2、本实用新型设有助功汽缸,使主功汽缸的活塞向上压缩废气推动助功汽缸的活塞向下助功,有利于节能减排。
3、本实用新型通过离合内齿板与齿轮配合运动,带动传动轴单向旋转,改变曲轴复杂的能量转换模式,从而减少摩擦力,提高有效功率。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孔建新,未经孔建新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4765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无结半导体器件、其制造方法以及包括该器件的设备
- 下一篇:电动机中的定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