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防脱落墙面砖有效
申请号: | 201320549485.0 | 申请日: | 2013-09-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4102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19 |
发明(设计)人: | 王奕峰;李明伟;潘金良;李铠翔;李永贵;潘琼娜;王相华;项俊;张伟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浙江辽原建设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E04F13/072 | 分类号: | E04F13/072;E04F13/077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17300 浙江省***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脱落 墙面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装修工程中美化墙面的墙面砖,尤其涉及一种可以通过混泥土与墙体牢固连接在一起的防脱落墙面砖。
背景技术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民生活质量的提高,对建筑物墙体表面的感观要求越来越高。为了美化墙面,常用的方法是在墙体表面上粘贴外侧面设有釉面层的墙面砖。由于目前一般墙面砖内侧面都为平面,与混泥土的粘接力有限,随着时间的推移,墙面砖容易从墙体上脱落,危及过往行人的生命安全。
为解决此问题,中国国家专利局在2010年11月03日公告了公告号为CN201620578U的一种防脱墙面砖,该防脱墙面砖包括有一砖体,在砖体的一面覆盖上一层釉面形成墙面砖的表面,在砖体的背面制作有向内凹的椭圆形凹槽,椭圆形凹槽整齐的分布在砖体的背面上。该防脱墙面砖在砖体的背面设置有多个(具体为四十二个)整齐排列的内大外小的椭圆形凹槽,期望通过粘贴墙面砖时混泥土进入内大外小的椭圆形凹槽来达到防止墙面砖从墙体上脱落的目的。可是内大外小的椭圆形结构的凹槽,按一般制造工艺制作是无法脱模的,也就是说无法制作,如果按特殊制造工艺制作,其成本至少会增加五倍以上,市场前景渺茫。又由于内大外小的椭圆形凹槽在粘贴墙面砖时其内部的空气无法排出,致使混泥土不能完全进入该凹槽内,所以防止墙面砖从墙体上脱落的目的也就难以达成。
发明内容
为克服上述缺陷,本实用新型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提供一种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廉,具有不仅可以顺利脱模,而且又能顺利排出内部气体的内大外小的凹槽,可以有效防止非预期从墙面脱落的防脱落墙砖。
为了解决所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是:一种防脱落墙面砖,包括砖体,砖体的一侧面设有起美化墙面作用的釉面层,所述砖体与釉面层相对的另一侧面设有内大外小的凹槽,凹槽的一端开口,凹槽的开口端位于砖体的边沿,凹槽的宽度开口端大于封闭端。凹槽的宽度开口端大于封闭端,有利于顺利脱模,使得一般制作工艺即可实现凹槽的制作;凹槽的一端开口,凹槽的开口端位于砖体的边沿,有利于粘贴墙面砖时其内部的空气可以顺利排出,使得混泥土可以充满凹槽的所有空间;这样内大外小的混泥土可以有效防止墙面砖脱落。
作为优选,所述凹槽的横截面为梯形。梯形结构简单,制作方便,可以降低制造成本。
作为优选,所述凹槽的数量为四个,四个凹槽分别位于砖体另一侧面的四条边沿中间位置上。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结构简单、制造方便、成本低廉;混泥土可以充满内大外小的凹槽,可以有效防止墙面砖非预期脱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主视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一种结构俯视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通过具体实施例,并结合说明书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作进一步具体说明:
实施例:如图1、图2所示,一种防脱落墙面砖,包括砖体1,砖体1的一侧面设有起美化墙面作用的釉面层2,所述砖体1与釉面层2相对的另一侧面设置有内大外小的梯形凹槽3,凹槽3的一端开口,凹槽3的开口端位于砖体1的边沿,凹槽3的宽度开口端大于封闭端。所述凹槽3的数量为四个,四个凹槽3分别位于砖体1另一侧面的四条边沿中间位置上。
以上所述的实施例只是本实用新型最佳的技术方案,并非对本实用新型做任何形式上的限制,在不超出权利要求所记载的技术方案的前提下还有其它的变体及改型。
本说明书中未作详细描述的内容,属于本专业技术人员公知的现有技术。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浙江辽原建设有限公司,未经浙江辽原建设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49485.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扁钢钢条踏板
- 下一篇:钢-竹组合筋混凝土构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