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具有旋转可调回路的腔体滤波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549856.5 | 申请日: | 2013-09-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0639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22 |
发明(设计)人: | 马丁·卡弘;徐侦特 | 申请(专利权)人: | 宁波泰立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1P1/207 | 分类号: | H01P1/207;H01P1/208 |
代理公司: | 宁波市天晟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3219 | 代理人: | 张文忠 |
地址: | 315051 浙江省宁波市江东***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具有 旋转 可调 回路 滤波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无线通信行业的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采用TM介质谐振器的射频腔体滤波器的应用技术,具体地说是一种具有旋转可调回路的腔体滤波器。
背景技术
目前无线通信技术的发展对移动通信系统提出了越来越高的要求,传统的金属材料制作的滤波器已无法满足新的技术要求。一些新材料替代了传统的金属材料应用在腔体滤波器中。介质谐振器就是利用介质陶瓷材料的一些突出的特点替代了传统金属材料谐振器的。介质陶瓷材料具有低损耗、高介电常数、频率温度系数和热膨胀系数小以及可承受高功率等特点,因而由介质谐振器制作的腔体滤波器具有插入损耗小、耐功率性好等的优点,所以介质谐振器比传统金属材料谐振器制作的腔体滤波器体积更小。
现有技术中,TM谐振器的磁场需用来产生正负极耦合,线圈从一个腔体底部连接到其他腔体的盖板是标准做负极耦合的方法。这种连接的方法导致线缆组装比较困难,调试过程中也很不方便调整,并且还难以得到强的耦合,因此效果还不够理想。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技术问题是针对上述现有技术现状,而提供具有结构简单、性能优良、组装容易、调试方便且能产生很强耦合的一种具有旋转可调回路的腔体滤波器。
本实用新型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具有旋转可调回路的腔体滤波器,包括内腔由隔壁分割形成至少有两个介质谐振腔的长方形金属腔体盒,每一介质谐振腔中均配装有TM介质谐振器,上述的隔壁开有连通两相邻介质谐振腔的耦合窗口,该耦合窗口中设置有负耦合可调回路,负耦合可调回路包括螺旋调节部和具有同轴传输线结构的负耦合回路,螺旋调节部螺旋穿过金属腔体盒制有的耦合调节螺孔延伸出金属腔体盒的顶面,该螺旋调节部旋转调节负耦合回路与两相邻介质谐振腔中TM介质谐振器间的距离改变耦合值的大小,负耦合回路的底端面与耦合窗口的底壁间具有调节间隙。
为优化上述技术方案,采取的措施还包括:
上述的金属腔体盒由具有上开口的金属外壳和良性接触密封盖装在金属外壳上开口上的金属盖板组成;隔壁为金属外壳内部制有的挡板,耦合窗口为挡板开有的上开口条形窗,螺旋调节部与金属盖板螺旋相配合,该金属盖板上制有耦合调节螺孔。
上述的负耦合回路包括金属管和固定套设在金属管中的介质管以及耦合缆线;耦合缆线穿过介质管的中心管孔并与介质管一起在金属管内形成有一个同轴传输线结构,该耦合缆线的两端分别引出焊接固定在金属管的两端的外周面上。
上述的耦合缆线至少有一端从金属管的上端侧孔引出并形成有与同轴线段相平行的第一耦合段,该第一耦合段的端头焊接固定在金属管下端的外周壁上,耦合缆线的另一端从金属管的下端侧孔引出并形成有与同轴线段相平行的第二耦合段,该第二耦合段的端头焊接固定在金属管上端的外周壁上,或耦合缆线至少有一端从金属管的下端侧孔引出并形成有与同轴线段相平行的第一耦合段,该第一耦合段的端头焊接固定在金属管上端的外周壁上,耦合缆线的另一端从金属管的上端侧孔引出并形成有与同轴线段相平行的第二耦合段,该第二耦合段的端头焊接固定在金属管下端的外周壁上。
上述的螺旋调节部为制有外螺纹的耦合调节螺杆,耦合调节螺杆螺旋配装有紧定螺母,该紧定螺母的底面与金属盖板的板面定位相配合。
上述的耦合调节螺杆和金属管为一体加工形成的一体结构的耦合螺杆件,或金属管上端的制有连接开口,耦合调节螺杆的下端焊接固定在该连接开口上形成分体式结构的耦合螺杆组合件。
上述的耦合调节螺杆的顶端面上制有十字型或一字型或十字一字组合型的方便旋转调节的工具槽口。
上述的TM介质谐振器包括设置在介质谐振腔中且中心制有轴向通孔的TM介质谐振棒和制有外螺纹的调谐螺杆,调谐螺杆螺旋安装在金属盖板制有的调谐螺孔中,调谐螺杆的下部与TM介质谐振棒非接触式的伸入到TM介质谐振棒的轴向通孔中,该调谐螺杆的上部延伸出金属盖板的外部。
上述的TM介质谐振棒的外表面具有表面金属化处理的金属表面层,该TM介质谐振棒的上下两端面分别与金属盖板的下板面和金属外壳的底面压实相顶接,调谐螺杆配装有调谐螺母,该调谐螺母的底面与金属盖板的板面定位相配合。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宁波泰立电子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宁波泰立电子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49856.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灯管点胶装置
- 下一篇:一种可避免涂布膜两边带料的涂布橡胶压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