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机顶盒为卫星天线高频头供电的供电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1320550209.6 | 申请日: | 2013-09-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82093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12 |
发明(设计)人: | 张仪晖 | 申请(专利权)人: | 福建天诚电子科技开发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2M3/155 | 分类号: | H02M3/155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350005 福建省*** | 国省代码: | 福建;3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机顶盒 卫星天线 高频头 供电 电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供电电路,尤其涉及一种机顶盒为卫星天线高频头供电的供电电路。
背景技术
目前,机顶盒对卫星天线高频头的供电,都是通过设置一个LM317芯片来实现。通过LM317芯片,可将机顶盒输出的供电电压转换成13V或18V,供给高频头,用于切换高频头的垂直或水平极化。虽然通过以上的方式不仅可以达到机顶盒对高频头的供电,还可以满足高频头极化角的转换,但是使用成本较高。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电路结构简单,成本低,实现方便的机顶盒为卫星天线高频头供电的供电电路。
为了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机顶盒为卫星天线高频头供电的供电电路,所述机顶盒由两输出端与供电电路连接,供电电路的输出端与高频头连接,所述供电电路包括三极管Q1、三极管Q2,电阻R10、电阻R11、电阻R12,二极管D10、二极管D11和二极管D12,机顶盒一输出端给电阻R10的第一端输出极化信号,电阻R10的第二端连接三极管Q1的基极,三极管Q1的集电极接地,三极管Q1的发射极与电阻R11的第一端连接;机顶盒的另一输出端分别与电阻R12的第一端和三极管Q2的发射极连接,电阻R12的第二端与电阻R11的第二端连接,三极管Q2的基极也与电阻R11的第二端连接,三极管Q2的集电极与二极管D11的正极连接,二极管D11的负极与二极管D12的正极连接,二极管D10的正极连接有输入电压,二极管D10的负极与二极管D12的正极连接,二极管D12的负极与高频头连接。
所述机顶盒一输出端给电阻R10的第一端输出的极化信号包括垂直极化信号和水平极化信号。
所述机顶盒的另一输出端分别给电阻R12和三极管Q2的发射极输入19V的电压。
所述二极管D10的正极连接的输入电压为15V。
所述二极管D10的正极还连接有电容C12,电容C12的另一端接地,电容C12可滤除极化电压上的高频干扰。
所述二极管D11的负极连接有电容C10,电容C10的另一端接地,电容C10不仅可滤除复合极化电压上的高频干扰,同时还可防止LNB高频头上的反馈骚扰。
所述机顶盒的另一输出端还连接有电容C11,电容C11的另一端接地,电容C11可滤除极化电压上的高频干扰。
本实用新型的供电电路可替代现有的LM317芯片,实现机顶盒对卫星天线高频头的供电,本实用新型的供电电路结构简单,实现方便,同时大大降低机顶盒对卫星天线高频头的供电电路的生产成本,提高供电电路的市场竞争力。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的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机顶盒为卫星天线高频头供电的供电电路图。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一种机顶盒为卫星天线高频头供电的供电电路,所述机顶盒由两输出端与供电电路连接,供电电路的输出端与高频头连接,所述供电电路包括三极管Q1、三极管Q2,电阻R10、电阻R11、电阻R12,二极管D10、二极管D11和二极管D12,机顶盒一输出端给电阻R10的第一端输出极化信号,电阻R10的第二端连接三极管Q1的基极,三极管Q1的集电极接地,三极管Q1的发射极与电阻R11的第一端连接;机顶盒的另一输出端分别与电阻R12的第一端和三极管Q2的发射极连接,电阻R12的第二端与电阻R11的第二端连接,三极管Q2的基极也与电阻R11的第二端连接,三极管Q2的集电极与二极管D11的正极连接,二极管D11的负极与二极管D12的正极连接,二极管D10的正极连接有输入电压,二极管D10的负极与二极管D12的正极连接,二极管D12的负极与高频头连接。
所述机顶盒一输出端给电阻R10的第一端输出的极化信号包括垂直极化信号和水平极化信号。
所述机顶盒的另一输出端分别给电阻R12和三极管Q2的发射极输入19V的电压。
所述二极管D10的正极连接的输入电压为15V。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福建天诚电子科技开发有限公司,未经福建天诚电子科技开发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50209.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带吸能装置的后保险杠
- 下一篇:一种配网的就地保护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