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电灯遥控控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20550791.6 | 申请日: | 2013-09-04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1648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1-29 |
发明(设计)人: | 张泽武 | 申请(专利权)人: | 张泽武 |
主分类号: | H05B37/02 | 分类号: | H05B37/02 |
代理公司: | 广东赋权律师事务所 44310 | 代理人: | 龚安义 |
地址: | 518000 广东省深圳***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电灯 遥控 控制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家电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电灯遥控控制系统。
背景技术
家用电灯从白炽灯,钨丝灯,卤素灯,到节能灯,再到目前的LED灯,一直采用的都是简单的开断路的面板开关。主要通过按键开启和关断电灯电路来达到控制电灯开关的效果;通过电线的布置组成开关回路,达到对电灯的开和关。在现在的家装领域中,电源布线是家庭装修中非常重要的开销,并且现有的家电领域,线路布线完成以后,就很难改装,所以现有的电线布置形成电灯遥控控制系统与电灯的开关回路已经极大的影响电灯的发展,成本高,并且现有的电灯也无法通过遥控器实现电灯的控制。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灯遥控控制系统,其解决了现有的电灯也无法通过遥控器实现电灯的控制问题。
一方面,提供一种电灯遥控控制系统,所述电灯遥控控制系统包括:电灯遥控器和LED驱动器;其中,电灯遥控器和LED驱动器均通过无线连接,
所述电灯遥控器包括:微处理器、无线模块、触摸屏控制单元和电源,其中,微处理器的VSS引脚接地,处理器的通信引脚与无线模块连接,所述触摸屏控制单元与微处理器的控制引脚连接。
可选的,所述LED驱动器的数量为多个。
可选的,所述无线模块具体为:WIFI模块或RF模块。
可选的,所述RF模块具体包括:无源晶振、电容、电阻和NPN型三极管;
其中,无源晶振的第一引脚和第四引脚分别与电阻R1的二端连接,无源晶振的第一引脚接3.3V电源,无源晶振的第四引脚与NPN型三极管Q1的基极连接;
NPN型三极管Q1的集电极接3.3V电源,NPN型三极管Q1的发射极与NPN型三极管Q2的集电极、无源晶振201的第二引脚和无源晶振的第三引脚连接;
NPN型三极管Q2的发射极接地,NPN型三极管Q2的基极通过电阻R22与微处理器的通信引脚连接;
无源晶振的第二引脚和无源晶振的第三引脚还与电容C2的一端连接,电容C2的另一端接3.3V电源;
电容C1的两端分别连接3.3V电源,电容C3的一端连接3.3V电源,另一端通过电阻R2接地。
可选的,所述电灯遥控器还包括:选择单元,上述选择单元与微处理器101的多个选择引脚连接。这样一个电灯遥控器就可以控制多个LED驱动器。
通过上述技术方案可以看出,本实用新型具有电灯遥控控制系统与LED灯通过无线连接控制,这样无需通过电线来布线,从而节省了成本,具有成本低的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电灯遥控控制系统的结构图;
图2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电灯控制面板的结构图;
图3为电灯遥控控制系统的RF模块的内部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为使本实用新型的上述目的、特征和优点能够更加明显易懂,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做详细的说明。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灯遥控控制系统,该电灯遥控控制系统如图1所示,包括:电灯遥控器和LED驱动器(即电灯);其中电灯遥控器和LED驱动器均通过无线连接,
该电灯遥控器如图2所示,包括:微处理器101、无线模块102、触摸屏控制单元103和电源(图1未画出),其中电源对微处理器101和无线模块102供电,微处理器101的VSS引脚接地,处理器101的通信引脚与无线模块102连接,该触摸屏控制单元103与微处理器101的控制引脚(即PB3引脚)连接。
本实施例提供的技术方案电灯遥控控制系统的电灯遥控器与LED驱动器通过无线连接控制,这样无需通过电线来布线,从而节省了成本,具有成本低的优点,并且也可以通过电灯遥控器来控制LED驱动器,并且此种方案的电灯遥控器还包括触摸屏控制单元,这样用户可以通过触摸屏控制单元方便的控制LED驱动器。
可选的,上述LED驱动器的数量可以为多个(即2个或2个以上)。
无线模块102具体可以为:WIFI模块或RF模块。
可选的,当无线模块102为RF模块时,该RF模块如图3所示,具体包括:无源晶振201、电容、电阻和NPN型三极管;
其中,无源晶振201的第一引脚和第四引脚分别与电阻R1的二端连接,无源晶振201的第一引脚接3.3V电源,无源晶振201的第四引脚与NPN型三极管Q1的基极连接;
NPN型三极管Q1的集电极接3.3V电源,NPN型三极管Q1的发射极与NPN型三极管Q2的集电极、无源晶振201的第二引脚和无源晶振201的第三引脚连接;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张泽武,未经张泽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50791.6/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残余气罐
- 下一篇:采用激光切割技术的开卷落料生产设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