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泡茶杯有效
申请号: | 201320551405.5 | 申请日: | 2013-09-05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3609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19 |
发明(设计)人: | 吴昊龙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昊龙 |
主分类号: | A47G19/22 | 分类号: | A47G19/22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 代理人: | 龚燮英 |
地址: | 321300 浙江*** | 国省代码: | 浙江;33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泡茶 | ||
技术领域
本发明涉及生活用品技术领域,尤其是涉及一种泡茶杯。
背景技术
为了将茶叶和泡好的茶汤进行分离,常见的泡茶杯中多卡有金属隔离网。使用时,茶叶被隔离网阻挡于杯体中,茶汤经过该隔离网流出。其缺陷在于:装取茶叶时,需要将隔离网取出,较为不便,且该隔离网也不易清洗干净,极易滋生细菌,较为麻烦。而且,金属隔离网存在一定的污染,不环保且不卫生。
发明内容
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泡茶杯,它具有茶叶装取方便,且便于清洗的特点。
本发明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泡茶杯,包括杯体,所述杯体具有上部开口和下部开口,该上部开口和下部开口上分别设有上盖和下盖,同时,该杯体内部设有杯形的茶漏,该茶漏开口的边缘一体连接于该杯体的下部的内表面上,以及,该茶漏上设有通孔和/或条形缝隙。
所述杯体和茶漏均为玻璃材料制备,且该杯体和茶漏通过烧结的方式连接在一起。
所述上盖螺接于该上部开口上。
所述下盖螺接于该下部开口上。
本发明所具有的优点是:茶叶装取方便,且便于清洗,满足了大众对泡茶杯环保、卫生的需求。本发明的泡茶杯仅需将下盖从下部开口上取下,即可实现茶叶的装取,极为方便。同时,茶叶放置于茶漏中,茶漏无需取下即可清洗干净,无需进行拆装隔离网的操作,较为便利。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发明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发明的实施例1的主视剖视图;
图2是图1的A—A向视图;
图3是本发明的实施例2的主视剖视图;
图4是图1的B—B向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见图1和图2所示,泡茶杯,包括杯体10,该杯体10上下通透从而具有上部开口11和下部开口12,且该上部开口11和下部开口12上分别设有上盖21和下盖22。同时,该杯体10内部设有杯形的茶漏30。所谓杯形指的是一端开口、一端封闭的筒状。该茶漏30开口的边缘一体连接于该杯体10的下部的内表面上。即,该茶漏30的边缘和该杯体10的内表面连接在一起,且该茶漏30和该杯体10为一体式结构。另外,该茶漏30的开口和该下部开口12可以为同一开口。以及,该茶漏30上设有通孔31。这些通孔31可以位于该茶漏30的底面上。这样,该茶漏30担负了原有技术金属隔离网的作用,仅需将该下盖22从该下部开口12上取下,即可实现茶叶的装取,极为方便。同时,茶叶放置于该茶漏30中,该茶漏30无需取下即可清洗干净,避免了进行拆装隔离网的操作,较为便利。
优化的:
该杯体10和茶漏30均为玻璃材料制备,且该杯体10和茶漏30通过烧结的方式连接在一起。这样,不仅便于该茶漏30的清洗,且便于该泡茶杯的制备。
该上盖21螺接于该上部开口11上,该下盖22螺接于该下部开口12上。即,该上部开口11、该下部开口12上均设有外螺纹41,该上盖21、该下盖22上均设有和对应的外螺纹41相配的内螺纹42。这样,便于该上盖21和该下盖22的装取。
实施例2:见图3和图4所示,与实施例1的区别仅在于:茶漏30上用于漏过茶汤的方式为:该茶漏30上设有若干条形缝隙32,这些条形缝隙32可以位于该茶漏30的侧壁上和/或位于该茶漏30的底面与侧壁连接的角部。
当然,该茶漏30上亦可同时具有通孔31和条形缝隙32。
以上所述仅为本发明的优选实施例,并非因此限制本发明的专利范围,凡是利用本发明说明书及附图内容所作的等效结构或等效流程变换,或直接或间接运用在其他相关的技术领域,均同理包括在本发明的专利保护范围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昊龙,未经吴昊龙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5140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