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红外遥控开锁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552811.3 | 申请日: | 2013-09-06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5588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26 |
发明(设计)人: | 王帅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大学 |
主分类号: | G07C9/00 | 分类号: | G07C9/00;E05B47/02;G08C23/04 |
代理公司: | 武汉科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22 | 代理人: | 张火春;王汛琳 |
地址: | 430072 湖***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红外 遥控 开锁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无线控制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红外遥控开锁装置。
背景技术
目前,家用门、办公室用门和学生宿舍的门锁基本都是单向把手型防盗门锁,这种门锁最大的不足之处是:当有人敲门时,需要我们起身动手去开锁,然而起身开锁却经常会打断我们学习、工作的进行,给我们的学习、工作带来极大的不便。
所以,市场上迫切需要一种能遥控开启锁的装置,从而能够使我们在不停止学习、工作的情况下,利用遥控器轻松打开门锁。
发明内容
为了解决上述的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能遥控开锁的红外遥控开锁装置。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一种红外遥控开锁装置,包括红外接收器和红外遥控器,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红外接收器包括:电源模块、直流电机、直流电机驱动模块、单片机模块、红外接收模块、圆盘和连杆;所述的电源模块分别为所述的直流电机、直流电机驱动模块、单片机模块、红外接收模块提供电力;所述的单片机模块分别与所述的红外接收模块、直流电机驱动模块相连;所述的直流电机驱动模块与所述的直流电机相连用于驱动直流电机;所述的直流电机通过所述的圆盘与所述的连杆相连,所述的连杆与门锁把手相连,用于带动门锁把手进行开锁。
作为优选,所述的红外接收器还包括遮光罩,所述的遮光罩环罩式安装在所述的红外接收模块的红外接头上,用于限制红外接收模块接收红外线的方向。
作为优选,所述的遮光罩为圆锥形塑料遮光罩。
作为优选,所述的单片机模块是型号为msp430的单片机。
作为优选,所述的直流电机驱动模块以L298N高电压大电流的全桥驱动芯片作为核心元件。
作为优选,所述的红外接收模块以VS1838B红外接收头为核心元件。
作为优选,所述的电源模块为锂电池。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装置,当在规定的方向角内按下遥控器时,红外接收模块接收到红外信号并传递给单片机模块,单片机模块处理该信号后会发出相应动作信号,动作信号经直流电机驱动模块放大后驱动直流电机,直流电机通过连杆带动门锁把手进行锁的开启和关闭。这样达到了方便、快捷打开门锁的目的。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电路原理结构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的元件安装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经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阐述。
请见图1、图2,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方案是:一种红外遥控开锁装置,包括红外遥控器1和红外接收器2,红外接收器2包括:锂电池21、直流电机22、直流电机驱动模块23、单片机模块24、红外接收模块25、圆盘26、连杆27和圆锥形塑料遮光罩28;单片机模块24是型号为msp430的单片机,直流电机驱动模块23以L298N高电压大电流的全桥驱动芯片作为核心元件,红外接收模块25以VS1838B红外接收头为核心元件;锂电池21分别为直流电机22、直流电机驱动模块23、单片机模块24、红外接收模块25提供电力;遮光罩28环罩式安装在红外接收模块25的红外接头上。单片机模块24分别与红外接收模块25、直流电机驱动模块23相连;直流电机驱动模块23与直流电机22相连用于驱动直流电机;直流电机22通过圆盘26与连杆27相连,连杆27与门锁把手相连,用于带动门锁把手进行开锁。
当需要控制本实用新型开锁或关锁时,在规定的方向角内按下红外遥控器2时,红外接收模块25接收到红外信号并传递给单片机模块24,单片机模块24处理该信号后会发出相应动作信号,动作信号经直流电机驱动模块23放大后驱动直流电机22,直流电机22通过连杆27带动门锁把手进行锁的开启和关闭。
以上仅为本实用新型的较佳实施例而已,并非用于限定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因此,凡在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原则之内所作的任何修改、等同替换、改进等,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大学,未经武汉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52811.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