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港口用叉车起吊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554261.9 | 申请日: | 2013-09-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1972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05 |
发明(设计)人: | 程永荣;于衍波;李庆成;张帅 | 申请(专利权)人: | 日照港集团岚山港务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6F9/06 | 分类号: | B66F9/06;B66F9/18;B66F9/075;B66F17/00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76826 *** | 国省代码: | 山东;37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港口 叉车 起吊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起吊装置,特别是一种港口用叉车起吊装置。
背景技术
叉车是港口频繁使用的装卸设备,随着港口货运贸易业务的发展,需要将叉车转运到货运轮船上进行装卸作业,目前,叉车转运吊装主要通过在叉车车架上加装吊挂件,然后将门机的挂钩与吊挂件连接,从而实现港口内叉车转运。但是这种操作方式在具体应用过程中存在以下诸多的技术不足:①叉车原吊点设计不当,挂钩困难,吊装进出仓浪费时间约20-25分钟。②原吊点设置在叉车升降支架上端部两侧对称的位置,工人在进行挂钩作业时存在危险。③在吊装过程中存在重心不稳的情况,容易导致滑脱。④在吊装过程中吊装拉丝会与升降支架产生摩擦,不仅缩短了吊装拉丝的使用年限,同时,使用时间久了容易造成作业隐患。
因此,急需对现在的起吊方式进行有效改良,从而有效提高作业效率的同时,确保操作安全。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任务是针对以上现有技术的不足,提供一种港口内叉车起吊转运过程中使用的叉车起吊装置。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的技术方案是:一种港口用叉车起吊装置,包括叉车和起吊钩挂装置,所述叉车包括底盘、行走轮、机盖、升降支架和叉刀,所述底盘配套安装有行走轮,所述底盘上部设有机盖,所述底盘前端部安装有升降支架,所述升降支架上安装有叉刀;所述机盖包括前机盖和后机盖;所述起吊钩挂装置包括第一吊挂件、第二吊挂件、第三吊挂件和第四吊挂件,其特征在于:所述第一吊挂件和第二吊挂件分别固接安装在升降支架上端部内侧两个相对应的位置上;所述第三吊挂件和第四吊挂件分别固接安装在后机盖上表面两个相对应的位置上。
上述叉车上安装有报警提示装置。
上述报警提示装置包括语音报警器。
与现有技术相比较,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突出的有益效果。
1、吊装方便简洁,挂钩容易,吊装进出舱时间缩短到10分钟。
2、起吊平稳,同时工人在挂钩作业时有稳妥的依靠,确保了作业安全。
3、结构简单,使用效果好,便于广泛的推广和使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说明书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如图1所示,本实用新型包括叉车和起吊钩挂装置7。
所述叉车包括底盘1、行走轮2、机盖、升降支架5和叉刀6,所述底盘1配套安装有行走轮2,所述底盘1上部设有机盖,所述底盘1前端部安装有升降支架5,所述升降支架5上安装有叉刀6。
所述机盖包括前机盖4和后机盖3。
所述起吊钩挂装置7包括4个吊挂件,为了方便叙述,可以将4个吊挂件命名为:第一吊挂件、第二吊挂件、第三吊挂件和第四吊挂件。
所述第一吊挂件和第二吊挂件分别固接安装在升降支架5上端部内侧两个相对应的位置上,即方便工人进行钩挂作业,保证了作业人员的人身安全。同时,有效节省了作业时间,提高了作业效率。
所述第三吊挂件和第四吊挂件分别固接安装在后机盖3上表面两个相对应的位置上。
优化方案中,所述港口用叉车上安装有报警提示装置8,所述报警提示装置8包括语音报警器,操作工人进行挂钩作业时,一旦出现漏挂或钩挂不牢靠等情况,语音报警器随即发出语音报警,从而有效杜绝了安全隐患的发生。
具体操作实施时,先将门机吊钩钩挂在4个吊挂件上,钩挂完成启动门机进行吊装转运即可,起吊平稳,安全可靠。
需要说明的是,本实用新型的特定实施方案已经对本实用新型进行了详细描述,对于本领域的技术人员来说,在不背离本实用新型的精神和范围的情况下对它进行的各种显而易见的改变都在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日照港集团岚山港务有限公司,未经日照港集团岚山港务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54261.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