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走式玉米秸秆收获打捆机有效
申请号: | 201320556664.7 | 申请日: | 2013-09-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4621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26 |
发明(设计)人: | 于占军;冯志武;王晓晶;许红萍;李巨全;张羽;王敏;孙立;王英霞;胡艳芳;闫秀平;郭立新;杜亚芳;冯立娟;邓微;史航;张晓勇;刘海鹏 | 申请(专利权)人: | 苗全 |
主分类号: | A01D43/06 | 分类号: | A01D43/06;A01D43/077;A01D43/00 |
代理公司: | 吉林省长春市新时代专利商标代理有限公司 22204 | 代理人: | 石岱 |
地址: | 136500 吉林*** | 国省代码: | 吉林;2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玉米 秸秆 收获 打捆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的是用于田间作业的农业机械,具体的说是一种用于将玉米秸秆进行收获、揉搓、打捆的自走式玉米秸秆收获打捆机。
背景技术
新的农业生产时期,机械化代替了繁中的体力劳动,先进的农业机械不仅减轻了农民的劳动强度,还会使劳动生产率大大提高,同时也会给广大农民带来可观的经济收入。
在粮食生产中,人们只重视粮食收获,而忽视了秸秆收获,致使大量的秸秆被烧掉,即污染了环境又浪费了资源,近年来,随着秸秆综合利用技术的不断完善,秸秆在饲料、燃料、建筑材料等方面得到应用,从此秸秆不再是废物了,随之,使用机械收获玉米秸秆是继机械收获粮食后的又一个重要环节。通常,玉米秸秆收获,主要靠人工进行,即使使用机械也要两次进地,不仅效率低,成本高,还浪费资源。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要提供一种结构简单,操作方便,能够一次进地完成秸秆切割、捡拾、输送、揉搓、压缩打捆等功能,效率高、成本低的自走式玉米秸秆收获打捆机。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的,该自走式玉米秸秆收获打捆机包括秸秆捡拾轮、分禾器、秸秆切割器、秸秆切割器传动箱、输送装置、秸秆揉搓机、秸秆压缩打捆机、驾驶室、驱动轮、转向轮和发动机,所述的秸秆捡拾轮通过捡拾轮传动箱设置在前悬挂梁上,分禾器设置在秸秆捡拾轮的下面,在分禾器的内部设置有通过秸秆切割器传动箱带动的秸秆切割器,所述分禾器后端倾斜设置一个输送装置,输送装置连接秸秆揉搓机的入料口端,所述秸秆压缩打捆机与秸秆揉搓机连接,所有各部件和装置及行走的动力都由发动机供给。
本实用新型具有以下优点和积极效果:
本实用新型由于采用上述结构实现了一次完成秸秆切割、捡拾、输送、揉搓、压缩打捆等多项功能,具有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提高功效,节省动力消耗等优点。作业后便于收集入库,已备利用。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整体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由附图1所示:该自走式玉米秸秆收获打捆机包括秸秆捡拾轮1、分禾器2、秸秆切割器3、秸秆切割器传动箱4、输送装置5、秸秆揉搓机6、秸秆压缩打捆机7、驾驶室8、驱动轮9、转向轮10和发动机11,所述的秸秆捡拾轮1通过捡拾轮传动箱12设置在前悬挂梁13上,分禾器2设置在秸秆捡拾轮1的下面,在分禾器2的内部设置有通过秸秆切割器传动箱4带动的秸秆切割器3,所述分禾器2后端倾斜设置一个输送装置5,输送装置5连接秸秆揉搓机6的入料口端,所述秸秆压缩打捆机7与秸秆揉搓机6连接,所有部件和装置及行走的动力都由发动机11供给。
所述输送装置5是由两个传动轮和设置在两个传动轮上的捡拾输送输送带构成。
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秸秆揉搓机6和秸秆压缩打捆机7均为现有技术。
所述设置在机架前部的秸秆捡拾轮1负责把散落在地表的秸秆捡拾起来并输送给输送装置5,输送装置5负责将秸秆切割器3切断的秸秆和秸秆捡拾轮1输送来的秸秆输送到秸秆揉搓机6内,秸秆揉搓机6对秸秆进行揉搓并将揉搓后的秸秆喷吐到秸秆压缩打捆机7内将揉搓后进入压缩打捆机进行压缩打捆,后抛掷地面。本实用新型行走方式采用前驱动后转向的方式,秸秆切割器3和输送装置5采用液压升降方式。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苗全,未经苗全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56664.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