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熔模精密铸造模壳振动浇注和凝固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557794.2 | 申请日: | 2013-09-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26468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09 |
发明(设计)人: | 荆剑;毛卫民;王小东;王琪;许杜生 | 申请(专利权)人: | 泰州鑫宇精密铸造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22C9/04 | 分类号: | B22C9/04;B22D27/08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225505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精密 铸造 振动 浇注 凝固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熔模精密铸造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熔模精密铸造模壳振动浇注和凝固装置。
背景技术
熔模精密铸造工艺是生产金属合金铸件的一种工艺方法,主要生产各种尺寸精度比较高和形状比较复杂的合金铸件,这些铸件广泛应用于航空航天、军工、电子、石油、化工、能源、交通运输、轻工、纺织、制药、医疗器械等设备。熔模精密铸造时一般采用多层结构的模壳,铸件结构一般都很复杂,铸件壁厚一般都很小,因此为了能够浇足这些薄壁复杂铸件,这种多层结构的熔模精密铸造模壳必须经过高温焙烧,焙烧温度常常达到900-1200℃,而且焙烧后的模壳常常在高温下浇注合金液。由于熔模精密铸造模壳浇注前的温度很高,浇注后合金液的冷却速度很慢,因而铸件的晶粒非常粗大,铸件的力学性能较低,这是熔模精密铸件的本质不足。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技术的不足,提出一种可明显细化熔模精密铸件晶粒,明显提高铸件力学性能的熔模精密铸造模壳振动浇注和凝固装置。
本实用新型通过下述技术方案实现技术目标。
熔模精密铸造模壳振动浇注和凝固装置,其改进之处在于:包括电磁振动器、振动座、支撑立柱、固定板、活动压紧板和模壳;所述电磁振动器固定连接于振动座上支承板的下端面,两个支撑立柱固定连接于振动座上支承板的上端面;所述活动压紧板、固定板套装于支撑立柱上,并分别固定连接于支撑立柱的上部、中部;所述模壳上部设有浇口杯,模壳浇口杯杯口朝上固定连接于固定板上两个支撑立柱之间;所述活动压紧板上与模壳浇口杯杯口相对应的位置设有浇口;所述固定板下端面与振动座上支承板的上端面的垂直距离大于模壳的高度尺寸。
上述结构中,所述固定板与活动压紧板相互平行。
上述结构中,所述活动压紧板上浇口直径小于模壳浇口杯上端外径。
上述结构中,所述固定板中部设有用于支承模壳的U形槽,所述U形槽宽度小于模壳浇口杯上端外径。
上述结构中,所述支撑立柱为小端在上的阶梯轴;所述固定板支承于两支撑立柱的阶梯面上。
上述结构中,所述支撑立柱上端为螺杆,自上而下分别套装紧固螺母、定位螺母;所述活动压紧板由紧固螺母、定位螺母紧固于支撑立柱上。
上述结构中,所述活动压紧板一侧与支撑立柱连接处设有U形开口槽。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以下积极效果:
1、电磁振动器在浇注和凝固时,对模壳提供了持续不断的机械振动,便于浇满铸件,同时明显细化了合金铸件的晶粒度,显著提高了合金铸件的力学性能。
2、活动压紧板一侧与支撑立柱连接处设有U形开口槽,便于活动压紧板快速旋转到位并压在熔模精密铸造模壳的浇口杯上,减少放置熔模精密铸造模壳所需要的时间,显著提高工作效率。
3、固定板中部设有用于支承模壳的U形槽,可快速将模壳安装到固定板上或从固定板上上拆下,显著提高工作效率。
4、活动压紧板由紧固螺母、定位螺母紧固于支撑立柱上,通过定位螺母可方便地调节活动压紧板在支撑立柱上的位置。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俯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活动压紧板结构示意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固定板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根据附图并结合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附图所示熔模精密铸造模壳振动浇注和凝固装置,包括电磁振动器1、振动座2、支撑立柱3、固定板4、紧固螺母7、定位螺母5、活动压紧板6和模壳8。
电磁振动器1固定连接于振动座2上支承板的下端面,两个支撑立柱3固定连接于振动座2上支承板的上端面;模壳8上部设有浇口杯8.1,固定板4中部设有用于支承模壳8的U形槽4.1,U形槽4.1宽度小于模壳8浇口杯8.1上端外径,正常使用时,模壳8浇口杯8.1杯口朝上放置于固定板4 的U形槽4.1中,使得模壳8固定连接在固定板4上;固定板4下端面与振动座2上支承板的上端面的垂直距离大于模壳8的高度尺寸。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泰州鑫宇精密铸造有限公司,未经泰州鑫宇精密铸造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57794.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