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非对称的预焙阳极炭块有效
申请号: | 201320557975.5 | 申请日: | 2013-09-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7491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12 |
发明(设计)人: | 张松江;康定军 | 申请(专利权)人: | 河南中孚实业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C25C3/12 | 分类号: | C25C3/12 |
代理公司: | 郑州红元帅专利代理事务所(普通合伙) 41117 | 代理人: | 徐皂兰 |
地址: | 451200 河*** | 国省代码: | 河南;4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对称 阳极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铝电解用预焙阳极炭块,特别是涉及一种非对称的铝电解槽生产用主要辅材预焙阳极炭块。
背景技术
大型预焙电解槽生产过程中,需要把将近消耗完毕的预焙阳极炭块取出来,更换上新的预焙阳极炭块。电解槽在设计的时候,为了保证方便中间下料,将中缝设计较宽,预焙阳极炭块上部的保温料经过长时间高温烧结形成氧化铝结壳。在预焙阳极炭块的更换过程中,氧化铝结壳会落入槽内,一方面影响电解槽的正常生产运行;另一方面增大预焙阳极炭块的更换难度:更换时将旧阳极提出后,电解槽有数平方米面积的960℃高温液体暴露在空气中,再加上电解槽槽间距比较窄,从电解槽中捞取掉落的氧化铝结壳需要数人共同配合,不仅工作环境十分恶劣,而且也造成了极大的安全隐患。为降低员工劳动强度,改善工作环境,使用天车抓斗进行捞取氧化铝结壳作业,但是效果不是十分理想,对电解槽生产的影响本身没有改变,同时碎块捞取不干净,天气恶劣情况下,电解槽的维修几率更大,设备维护投入费用增加。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非对称的预焙阳极炭块。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设计合理,通过对现有对称阳极炭块的结构进行改进,减少原有对称阳极炭块上大面氧化铝结壳的生成,降低氧化铝结壳对电解槽生产的影响,降低员工劳动强度,减少有害气体排放,提高电流效率,降低能耗。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一种非对称的预焙阳极炭块,包括阳极炭块本体,所述阳极炭块本体长度方向上设有间距相同的炭碗,阳极炭块本体两端与相邻炭碗的间距之差为30-80mm。
优选的,所述的阳极炭块的竖直棱面与水平线的夹角为45°。
优选的,所述的阳极炭块一端竖直棱面的水平底边边长为另一端竖直棱面的水平底边边长二分之一。
本实用新型应用于铝电解槽中后,铝电解槽的预焙阳极炭块中缝大大减小,有效地防止电解槽中缝产生体积较大的氧化铝结壳,避免在预焙阳极炭块更换过程中脱落的大体积氧化铝结壳对电解槽生产的影响,改善员工工作环境,降低员工劳动强度,降低污染气体的排放,增加电解反应面积,增加阴极导电电流,实现提高电流效率、降低能耗的目的,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
本实用新型与现有技术相比,具有如下优点:本实用新型铝电解槽用非对称预焙阳极炭块,根据电解槽的实际应用情况,对传统的预焙阳极炭块进行构型优化,减少原有对称阳极炭块上大面氧化铝结壳的生成,降低氧化铝结壳对电解槽生产的影响,降低员工劳动强度,减少有害气体排放,提高电流效率,降低能耗。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俯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正视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2所示,一种非对称的预焙阳极炭块,包括阳极炭块本体1,所述阳极炭块本体1长度方向上设有间距相同的炭碗4,阳极炭块本体1两端与相邻炭碗4的间距分别为A、B,B较A长50mm;所述的阳极炭块1的竖直棱面与水平线的夹角为45°,阳极炭块1一端竖直棱面2的水平底边5边长为一端竖直棱面3的水平底边6边长二分之一。
工作时,由于本实用新型非对称预焙阳极炭块较现有的对称预焙阳极炭块,其端部增长50mm,相邻预焙阳极炭块组成的中缝由180mm减小至80mm,有效地解决了电解槽中缝过大产生大氧化铝结壳问题,避免在阳极炭块更换过程中由于大面壳块对电解槽生产的影响,改善员工工作环境,降低员工劳动强度,增加电解反应面积3.75%,增加阴极导电电流,实现提高电流效率1%、降低能耗150kwh/T-Al,具有良好的经济效益。
需要说明的是,以上所述实施例是对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说明而非限制,所属技术领域普通技术人员的等同替换或者根据现有技术而做的其它修改,只要没超出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思路和范围,均应包含在本实用新型所要求的权利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河南中孚实业股份有限公司,未经河南中孚实业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5797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