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钢瓦结构有效
申请号: | 201320558042.8 | 申请日: | 2013-09-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29902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12 |
发明(设计)人: | 吴松蕊 | 申请(专利权)人: | 吴松蕊 |
主分类号: | E04D1/06 | 分类号: | E04D1/06 |
代理公司: | 暂无信息 | 代理人: | 暂无信息 |
地址: | 100000 北京市***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结构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钢瓦,属于建筑工程领域。
背景技术
许多建筑物会选择砖瓦作为屋顶,砖瓦普遍具有一个下凹的地方,供雨水流淌。但是时间一长,遇到狂风暴雨甚至台风时,砖瓦容易破裂,漏水现象也非常严重,为解决上述问题,特提供一种新的技术方案。
发明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中的缺陷,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钢瓦结构。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钢瓦结构,包括一板体、数个凸部、一内导水沟及一外导水沟。
板体在轴向上设置数个高低阶层,板体的横向右侧缘为装设凸部,板体的横向左侧缘为盖设凸部;数个凸部弯折且突出成形于板体上,凸部为横向间隔设置,且各凸部轴向延伸至板体的两端;内导水沟弯折且凹设成形于装设凸部的最高点的左侧,内导水沟轴向延伸至板体的两端;外导水沟弯折且凹设成形于装设凸部上,且外导水沟邻接装设凸部的外侧边,外导水沟轴向延伸至板体的两端。
各凸部的截面为圆弧形。
外导水沟的位置低于内导水沟,且外导水沟的深度深于内导水沟的深度。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有效防止漏水。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外观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使用状态示意图。
图中 1. 板体,2. 凸部,3. 内导水沟 ,4. 外导水沟,5. 装设凸部,6. 盖设凸部,7. 螺丝。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和图2所示,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钢瓦结构,包括一板体1、数个凸部2、一内导水沟3及一外导水沟4,具体结构如下。
板体1在轴向上设置数个高低阶层,板体1的横向右侧缘为装设凸部5,板体1的横向左侧缘为盖设凸部6;数个凸部2弯折且突出成形于板体1上,凸部2为横向间隔设置,且各凸部2轴向延伸至板体1的两端;内导水沟3弯折且凹设成形于装设凸部5的最高点的左侧,内导水沟3轴向延伸至板体2的两端;外导水沟4弯折且凹设成形于装设凸部5上,且外导水沟4邻接装设凸部5的外侧边,外导水沟4轴向延伸至板体2的两端。
各凸部2的截面为圆弧形。
外导水沟4的位置低于内导水沟3,且外导水沟4的深度深于内导水沟3的深度。
在装设时,先横向铺设完一整排钢瓦,再往上铺设一排钢瓦。各钢瓦最右端的装设凸部5叠合于右方钢瓦最左端的盖设凸部之下,接着以螺丝7贯穿锁合固定两相叠合的装设凸部5及盖设凸部6,最后在以矽胶黏着于螺丝7与钢瓦间的缝隙,即可完成设置。当雨水顺着装设凸部5及盖设凸部6间的孔隙爬升时,雨水首先会移动到内导水沟3,并且因为内导水沟3的空间远大于装设凸部5及盖设凸部6间的孔隙,雨水会顺着内导水沟3而下滑。当遇到强大风力的暴雨时,雨水越过装设凸部5的最高点后便会顺着弧面落入外导水沟4而滑落,可有效防止房屋漏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吴松蕊,未经吴松蕊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58042.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