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安装在海洋工程装备中的内藏式行星减速箱有效
申请号: | 201320558720.0 | 申请日: | 2013-09-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7726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12 |
发明(设计)人: | 陈旭;陶龙兵;王遐其 | 申请(专利权)人: | 上海振华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H57/023 | 分类号: | F16H57/023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施浩 |
地址: | 200125 上*** | 国省代码: | 上海;3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安装 海洋工程 装备 中的 内藏 行星 减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海洋工程装备中的部件,尤其涉及安装在海洋工程装备中的内藏式行星减速箱。
背景技术
海洋工程装备因外部载荷变化大、速比范围广、空间位置和重量受限,所以对传动机构的承载能力和结构紧凑性的要求非常高,需要其在有限的空间里,能够满足各项技术指标要求。但普通平行轴斜齿轮减速器在体积和重量受限的情况下,不能够满足速比和承载能力的要求。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解决上述问题,提供了一种安装在海洋工程装备中的内藏式行星减速箱,实现了功率分流、负载均匀和平稳传动,满足海洋工程设备体积和重量方面的要求,且在有限的空间里提高减速箱的承载能力。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本实用新型揭示了一种安装在海洋工程装备中的内藏式行星减速箱,包括输入轴、输出法兰和行星机构,其中行星机构中的差动齿轮传动机构和准行星齿轮传动机构相结合,由齿圈连接法兰输出。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安装在海洋工程装备中的内藏式行星减速箱的一实施例,行星机构中的多个行星轮均匀分布于中心轮的周围。
本实用新型对比现有技术有如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的方案是减速箱传动方式采用差动齿轮传动与准行星齿轮传动相结合的结构方案,多个行星轮均布在太阳轮四周,均分载荷,平稳传动;差动齿轮传动,实现功率分流。相较于传统技术,本实用新型的减速箱能够实现功率分流、负载均布和平稳传动,能够缩小减速箱体积,减轻减速箱重量,以满足海洋工程设备体积和重量的限制,并能在有限的空间里提高减速箱的承载能力。
附图说明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安装在海洋工程装备中的内藏式行星减速箱的传动原理。
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安装在海洋工程装备中的内藏式行星减速箱的较佳实施例的结构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描述。
图1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安装在海洋工程装备中的内藏式行星减速箱的传动原理,图2示出了本实用新型的安装在海洋工程装备中的内藏式行星减速箱的较佳实施例的结构,请同时参见图1和图2,本实施例的内藏式行星减速箱包括输入轴1、输出法兰2和行星机构3。行星机构中的差动齿轮传动机构和准行星齿轮传动机构相结合,由齿圈连接法兰2输出。
行星机构中的多个行星轮均匀分布于中心轮的周围。减速箱传动方式采用差动齿轮传动与准行星齿轮传动相结合的结构方案,多个行星轮均布在太阳轮四周,均分载荷,平稳传动;差动齿轮传动,实现功率分流。
本实用新型的减速箱利用行星减速的结构,既满足小体积、重量轻的要求,又可以提高传动效率。此外行星机构采用4个以上的行星轮,均匀分布于中心轮周围,从而使行星轮与行星架的惯性力相互平衡,另外也使参与啮合的齿数增多,传动平稳,均分载荷,抗冲击和振动的能力较强,工作较可靠。
本实用新型的这种内藏式减速箱是采用差动行星齿轮传动和准行星齿轮传动相结合的结构,输入功率传给差动齿轮传动进行功率分流,直接输出一部分功率;同时差动齿轮传动又将部分功率传给准行星齿轮传动,输出的功率与前面直接输出的功率汇合在一起而进行输出,实现功率分流。内藏式行星减速箱还可以获得较大的传动比,结构非常紧凑,且增矩性能很好,特别适合空间小的传动机构。
本实用新型的内藏式行星减速箱具有如下的技术效果。
一、减速箱主要用于海洋工程装备中,能实现平稳传动,保证机构平稳可靠地工作。
二、该减速器利用行星机构中太阳轮浮动以及多个行星轮均布在中心轮四周的特点,实现实际工作情况下,行星轮均分载荷。
三、该减速箱采用差动齿轮传动与准行星齿轮传动相结合的机构,由齿圈连接法兰输出,能够实现功率分流。
四、充分利用行星机构本身的特点,缩小体积,减轻重量,在有限的空间里,满足各项技术指标要求。
上述实施例是提供给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来实现和使用本实用新型的,本领域普通技术人员可在不脱离本实用新型的发明思想的情况下,对上述实施例做出种种修改或变化,因而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并不被上述实施例所限,而应该是符合权利要求书所提到的创新性特征的最大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上海振华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未经上海振华重工(集团)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58720.0/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