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公交车门控总成有效
申请号: | 201320559061.2 | 申请日: | 2013-09-09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7283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12 |
发明(设计)人: | 李松;杜临生;金继洲;卢书永;何申文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阿瑞特汽车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临汾公共交通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0T7/12 | 分类号: | B60T7/12;B60T13/68 |
代理公司: | 安徽合肥华信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34112 | 代理人: | 余成俊 |
地址: | 230088 安徽省合肥市高***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公交车 门控 总成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公交安全系统,具体涉及一种公交车门控总成。
背景技术
目前,在公交系统中,存在这样一种安全隐患,即公交车在出站台时,未等车门关上,司机就让车辆起步,导致乘客没有站稳摔跤甚至摔下公交车引起伤亡;或是在行驶的过程中,车门就一直不关,同样会引起安全事故。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弥补已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公交车门控总成,在车门没有关上的情况下,利用类似于手制动的功能,使车辆不能开动,防止司机的不得当操作使车辆在车门没有关上的情况下行驶而引起的安全隐患。
本实用新型解决其技术问题所采用的技术方案是:
公交车门控总成,包括有储气罐,储气罐通过气管连接手制动开关,其特征在于:所述的手制动开关通过气管连接气动电磁阀的进气管,气动电磁阀包括有一个进气管、两个出气管、两个排气管,气动电磁阀的其中一个出气管通过气管连接驻车制动气室,气动电磁阀还包括有接地端、接电端,气动电磁阀的接电端通过导线连接电子控制单元。
所述的公交车门控总成,其特征在于:所述的电子控制单元由输入电路、输出电路、单片机电路组成。
本实用新型的原理是:
在手制动开关与驻车制动气室之间连接一个气动电磁阀,利用电子控制单元控制该电磁阀的导通。当门(无论是哪一个门)打开后,电子控制单元接收到表示门打开(或门关上)的门限位开关信号,这时电子控制单元输出一路高电平(一般为24V)控制气动电磁阀,使储气罐与驻车制动气室不导通,而驻车制动气室与大气导通,从而把驻车制动气室的气放出,达到驻车制动的效果,车辆不可以开动(相当于拉上手制动开关);当门(所有的车门)关上后,电子控制单元接收到表示门关上的门限位开关信号,这时电子控制单元把对控制气动电磁阀的输出关闭,使储气罐与驻车制动气室导通,而驻车制动气室与大气不导通,从而使储气罐的气通入驻车制动气室,达到松开驻车制动的效果,车辆可以开动(相当于放开手制动开关)。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本实用新型避免了车门未关行驶带来的安全隐患,同时类似于手制动的实用新型功能的实现,不需要司机每到一个站台后,都要手动拉手制动开关来实现车辆制动,一切由电子控制单元自动控制,方便了司机的操作。
附图说明
下面结合附图和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一步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气动电磁阀原理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功能原理图.
图1中,1是进气管,2、4两个是出气管,3、5两个是排气管,12接地端,14接电端。
图2中, 是储气罐,是气管,是手制动开关,是气动电磁阀,是驻车制动气室,是导线,是电子控制单元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2,公交车门控总成,包括有储气罐,储气罐通过气管连接手制动开关,手制动开关通过气管连接气动电磁阀的进气管1,气动电磁阀包括有一个进气管1、两个出气管2和4、两个排气管3和5,气动电磁阀的其中一个出气管2通过气管连接驻车制动气室,气动电磁阀还包括有接地端12、接电端14,气动电磁阀的接电端14通过导线连接电子控制单元。
电子控制单元由输入电路、输出电路、单片机电路组成。
当接电端14断开24V电时,气动电磁阀工作在右阀位,进气由进气管1经过阀从出气管2出去,出气管4的气经阀从排气管5排出;当接电端14通24V电时,阀工作在左阀位,进气由进气管1经过出气管4出去,出气管2的气经阀从排气管3排出。
当车辆在行驶过程中,手制动开关是松开的,电子控制单元无输出24V电到气动电磁阀中接电端14,气动电磁阀中的进气管1和出气管2是通的。即储气罐和驻车制动气室是通的。这时车辆处于非制动状态。
当车辆进站台,门打开后,手制动开关仍然是松开的,但电子控制单元输出24V电到气动电磁阀中接电端14,使进气管1和出气管4通,出气管2和排气管3通。即储气罐和驻车制动气室断开,中的气体排出,这样就达到驻车制动的效果。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阿瑞特汽车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临汾公共交通有限公司,未经安徽阿瑞特汽车电子科技有限公司;临汾公共交通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59061.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