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微波室外单元的本振电路有效
申请号: | 201320559084.3 | 申请日: | 2013-09-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23664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05 |
发明(设计)人: | 杨仲安;刘理中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虹信通信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
主分类号: | H03K5/156 | 分类号: | H03K5/156 |
代理公司: | 武汉科皓知识产权代理事务所(特殊普通合伙) 42222 | 代理人: | 薛玲;肖明洲 |
地址: | 430073 湖北省武汉***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微波 室外 单元 电路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本振电路,特别涉及一种微波室外单元的13G本振电路。
背景技术
由于传统的微波本振链路由两路PLL+VCO单独为功放链路和低噪放链路提供本振,且本振电路复杂繁琐,指标差,一致性不好,这样不仅增加了电路面积,而且增加了成本。
实用新型内容
针对背景技术存在的问题,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微波室外单元的本振电路。该本振电路集成度高,一致性好,指标好。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发明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一种微波室外单元的本振电路,包括顺序放置的频率合成器,微带带通滤波器,微带功分器,输入端的隔直线,输入及微带线匹配电路,微波放大管,输出及微带线匹配电路,输出端的隔直线;
频率合成器,微带带通滤波器,微带功分器,输入端的隔直线,输入及微带线匹配电路依次连接;输出及微带线匹配电路与输出端的隔直线连接;
所述的输入及微带线匹配电路包括输入端的调试岛屿,双枝节匹配微带线,输入端的λ/4微带线,输入端的扇形线;所述的输出及微带线匹配电路包括输出端的调试岛屿,单枝节匹配微带线,输出端的λ/4微带线,输出端的扇形线;调试岛屿是在输入微带线、输出微带线两边增加小块微带线块,在不将微带线块和微带线连接的情况下,不影响原有的微带线匹配,在将微带线块和微带线连接后会改变该段微带线的匹配;
双枝节匹配微带线、输入端的λ/4微带线分别与输入端的隔直线连接,
双枝节匹配微带线设置在输入端的调试岛屿上,输入端的扇形线与输入端的λ/4微带线连接;
单枝节匹配微带线设置在输出端的调试岛屿上,输出端的λ/4微带线分
别与单枝节匹配微带线、输出端的扇形线连接;
微波放大管位于双枝节匹配微带线、单枝节匹配微带线连接。
所述的频率合成器由PLL和VCO电路构成。
所述的微带带通滤波器为二阶带通滤波器,微带线的长度和宽度为200~300* 20~40mil,微带线的间距为20~40mil。
所述的微带功分器从输入端口到输出端口长为λ/4,输出端口间贴片电
阻为100欧姆,微带线长120~140mil。
所述的输入端和输出端的两根隔直线长130~140mil,宽5mil,两根隔直线的平行线距为10mil,垂直线距为5mil。
所述的输入端和输出端的扇形线半径为120~130mil,弧度为90度,λ/4
微带线长为130~140mil。
所述的双枝节匹配微带线第一枝节长为45~55mil,宽为65~75mil,第二枝节长为50mil,宽为60mil,两个微带线之间间距为75mil。
所述输入端的调试岛屿每个长10~15mil,宽10~15mil,共23pcs。
所述的单枝节匹配微带线枝节长为45~55mil,宽为65~75mil,微带线枝节距离微波放大管输出端距离为90至100mil。
所述输出端的调试岛屿每个长10~15mil,宽10~15mil,共19pcs。
当频率合成器输出微波频率后,经过微带带通滤波器滤除高次谐波,再经过微带线功分器将信号分为两路,再经过微带隔直线进入微波放大管,微带隔直线的作用是防止微波放大管的栅压进入前级对前级造成影响,当微波放大管需要进行匹配以及需要栅压和漏压供电时,通过用直接匹配线对微波放大管输入输出进行匹配来改善芯片的驻波等从而得到良好的参数,λ/4微带线和扇形线等效于电感和电容形成13G的带阻滤波器,以及用微带隔直线对输出进行隔直,防止放大管漏压对后级造成影响。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优越功效在于:本实用新型实现了通过功分器将一路信号分为两路当作本振使用,且对放大管输入输出微带线进行匹配可以得到良好的S参数,对极少部分不一致的失配链路可通过对调试岛屿加锡来调整微带线匹配长度和宽度,这样可以改善输入端口和输出端口驻波以及放大管增益,减少了其他的调测方式;本实用新型具有电路简洁、易调测、低成本、可靠性强的特点。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原理框图;
图2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简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虹信通信技术有限责任公司,未经武汉虹信通信技术有限责任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59084.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植保机械
- 下一篇:果树脱毒恒温热处理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