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带球囊扩张的血管内自膨式支架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20560093.4 | 申请日: | 2013-09-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58500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05 |
发明(设计)人: | 许永松;蔡涛;冯学东;赵大维;王永强 | 申请(专利权)人: | 北京泰杰伟业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A61F2/82 | 分类号: | A61F2/82;A61F2/958;A61M29/02 |
代理公司: | 北京众合诚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46 | 代理人: | 龚燮英 |
地址: | 101300 北*** | 国省代码: | 北京;1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带球 扩张 血管 支架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带球囊扩张的血管内自膨式支架系统 ,属于血管内支架技术领域。
背景技术
粥样硬化斑块是散在性的动脉内膜病变,斑块可发生在从主动脉至直径为3mm的大、中等动脉内膜,最常发生在冠状动脉,其次是脑动脉、颈动脉、主动脉,也可发生在肢体动脉。粥样硬化斑块的发生、发展是慢性的过程,约需经过10~15年的时间,一旦成熟,可因其体积增大而堵塞动脉管腔,或因表面破裂而致血栓形成也可造成堵塞,此种情况发生在心、脑血管则导致心、脑血管意外,危及生命,如发生在肢体动脉则致肢体坏疽。
1996年,首次报道了血管内支架置入术治疗颅内动脉狭窄。随着血管内治疗技术的发展、支架材料及输送系统等的改进,经皮血管成形术(PTA)治疗颅内动脉狭窄,因其独特的优势及疗效越来越受到人们的重视。
目前用于血管内动脉狭窄的支架主要分三种:自膨式支架、球囊扩张支架和生物降解材料支架。然而,以上三种支架分别存在自身的缺陷,传统的自膨式支架在置入颅内动脉狭窄前必须先使用专用的球囊导管进行预扩张,例如美国Boston Scientific公司的Wingspan支架,这样的手术操作过程非常繁琐,对医生的操作要求很高;传统的球囊扩张支架的材料多为钴铬合金或316L不锈钢材料,这种支架不能自动膨胀,其球囊的作用仅是为了让支架在血管内撑开,对病变处不能进行预扩张,而且这种球扩支架的柔顺性比自膨式支架要差,难以通过细小曲折的动脉血管,例如上海微创公司的Apollo支架;生物可降解支架目前还处于临床试验阶段。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为了解决上述现有技术存在的问题,即传统的自膨式支架在置入颅内动脉狭窄前必须先使用专用的球囊导管进行预扩张,这样的手术操作过程非常繁琐,对医生的操作要求很高;传统的球囊扩张支架的材料多为钴铬合金或316L不锈钢材料,这种支架不能自动膨胀,其球囊的作用仅是为了让支架在血管内撑开,对病变处不能进行预扩张,而且这种球扩支架的柔顺性比自膨式支架要差,难以通过细小曲折的动脉血管;生物可降解支架目前还处于临床试验阶段。进而提供一种带球囊扩张的血管内自膨式支架系统 。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通过以下技术方案实现的:
一种带球囊扩张的血管内自膨式支架系统,包括输送系统和金属支架,所述输送系统包括双侧渐细头、外鞘管的显影码刻、可扩张的球囊、内鞘管的显影码刻、外鞘管、管座、旋转止血阀、内鞘管和底座,所述外鞘管的前端与可扩张的球囊的后端相连接,外鞘管的后端与管座的前端相连接,管座上带有一个侧枝标准鲁尔接口,管座的后端与旋转止血阀的前端相连接,内鞘管的后端与底座相连接,内鞘管穿过可扩张的球囊、外鞘管、管座和旋转止血阀,内鞘管的前端连接有双侧渐细头,金属支架预装在外鞘管和内鞘管之间,外鞘管上设有外鞘管的显影码刻,内鞘管上设有内鞘管的显影码刻。
本实用新型针对现有产品的缺陷,提出一种带球囊扩张的血管内自膨式支架系统,可在支架置入血管内之前先用输送系统自带的球囊进行预扩张,一体化操作大大简化了手术过程中的操作程序,可扩张的球囊在非扩张的状态下尺寸与外鞘管的外径一致,整体通过性和柔顺性好,这是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的关键所在。本实用新型对于治疗颅内或外周血管内重度狭窄,不需要额外的球囊导管进行预扩张,大大简化了手术的操作过程,同时可扩张球囊不会影响支架输送系统的整体通过性,其通过弯曲血管的能力和柔顺性特别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带有球囊扩张的血管内自膨式支架系统示意图;
图2是支架系统在血管狭窄处球囊未扩张时示意图;
图3是支架系统在血管狭窄处进行球囊扩张的示意图;
图4是支架置入血管后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的详细说明:本实施例在以本实用新型技术方案为前提下进行实施,给出了详细的实施方式,但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不限于下述实施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北京泰杰伟业科技有限公司,未经北京泰杰伟业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6009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腰椎牵引装置
- 下一篇:防水按键式集成型B超检测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