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高压差抗气蚀防堵控制阀有效
申请号: | 201320560775.5 | 申请日: | 2013-09-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16782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02 |
发明(设计)人: | 张德庆;马平 | 申请(专利权)人: | 鞍山拜尔自控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6K3/02 | 分类号: | F16K3/02;F16K3/30 |
代理公司: | 鞍山嘉讯科技专利事务所 21224 | 代理人: | 张群 |
地址: | 114044 辽*** | 国省代码: | 辽宁;2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高压 气蚀 控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过程控制用控制阀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压差抗气蚀防堵控制阀。
背景技术
在一些生产工业过程控制中,有许多高压差且介质中含有悬浮颗粒的工作场合,若采用常规降压控制阀在此种场合下,会产生严重的气蚀和冲蚀现象,最终结果将会导致阀内件迅速损坏,进而使控制阀不能实施有效调节和控制,严重时会因为流量无法有效流通和控制而产生爆炸事故。另外,气体介质在高压差情况下会产生噪声冲蚀和振动现象,由于气体具有可压缩性,因此,在高压和高压差介质作用下,其流速会超过80m/S,其介质会对阀内件产生强烈的高流速冲蚀和拉丝现象,最终导致极大的噪声和阀门而损坏的问题出现。在上述两种情况下,如果再同时伴随着含有悬浮颗粒状介质的流动,将会加剧其破坏能力,加速阀内件的磨损和冲蚀空化,同时流动的颗粒还会造成阀门流道堵塞、卡滞和卡死而无法动作的故障发生。
在现有的控制阀结构技术中,一般只单独采用普通的多级降压结构或多孔笼式结构来解决高压差场合所带来的空化和噪声问题。但是这两种结构的控制阀所存在的严重缺陷是只能单一解决了高压差流体气蚀和噪声的问题,但无法解决颗粒流体的冲蚀和卡堵问题。原因很简单,主要是由于颗粒流体在高速运动时,会对阀内件产生强烈的冲蚀现象,从而造成严重磨损的后果。另外,当颗粒状流体流过细小的流道时,极易产生堵塞和卡滞故障现象。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提供一种高压差抗气蚀防堵控制阀,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用于高压差且抗冲蚀的场合,解决含颗粒流体造成的控制阀组件气蚀、噪音和堵塞问题。
为实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实现:
高压差抗气蚀防堵控制阀,包括阀体、阀盖、阀座、阀芯和阀杆,所述阀芯的一端与阀杆的一端相连,阀杆的另一端通过填料与阀盖相连,阀芯的另一端与阀座的中心孔配合,阀座设在阀体的出口端,阀座周边向上与阀盖之间通过多阶分级阀笼相连接,多阶分级阀笼与阀芯之间沿轴线分布3~10道配合段,相邻配合段之间形成流道,阀体的入口端与阀芯的一端垂直相对。
所述阀芯的外表面上的配合段为圆柱状凸台,凸台上周向对称设有两个防堵沟槽,相邻凸台上的防堵沟槽交错90°排列。
所述防堵沟槽由沿轴向贯穿凸台表面的V形槽和垂直贯穿V形槽的平底槽组成,平底槽深度大于V形槽深度。
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
1)结构紧凑合理,可以有效满足不同压力和压差的流体控制;阀内件互换性较好,通过更换不同的阀内件即可实现不同KV值和流量特性的转换;通过采用不同流量特性曲线和KV值的阀芯,实现对阀门流量的有效控制;
2)可以满足高温、高压及高压差、高流速介质工作场合的控制要求,对噪声和冲蚀现象和堵塞现象的发生实施有效控制,可以实现不同降压级数的降压要求;
3)采用防堵沟槽结构,可以有效避免阀门堵塞问题;有效减少节流时介质内的悬浮颗粒对密封面造成的损害,保证阀门可以长期可靠在线使用,并能达到可靠关断的目的;同时有效降低或消除由空化噪声冲蚀和振动等原因造成的阀门的非正常损害;大幅度提高控制阀的使用寿命。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中阀芯实施例结构示意图。
图中:1-阀体 2-阀座 3-多阶分级阀笼 4-阀芯 5-阀杆 6-密封垫片 7-压紧法兰 8-阀盖 9-填料 10-流道 11-凸台 12-防堵沟槽 13-V形槽 14-平底槽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具体实施方式一步说明:
见图1,是本实用新型高压差抗气蚀防堵控制阀实施例结构示意图,包括阀体1、阀盖8、阀座2、阀芯4和阀杆5,阀芯4的一端与阀杆5的一端相连,阀杆5的另一端通过填料9与阀盖8相连,阀芯4的另一端与阀座2的中心孔配合,阀座2设在阀体1的出口端,阀座2周边向上与阀盖8之间通过多阶分级阀笼3相连接,多阶分级阀笼3与阀芯4之间沿轴线分布3~10道配合段,相邻配合段之间形成流道10,阀体1的入口端与阀芯4的一端垂直相对。
见图2,阀芯4的外表面上的配合段为多个圆柱状凸台11,除去阀芯两端的配合段,在分布于阀芯中部的凸台上设有防堵沟槽,每个凸台11上沿周向对称设有两个防堵沟槽12,相邻凸台11上的防堵沟槽12交错90°排列。
防堵沟槽12由沿轴向贯穿凸台表面的V形槽13和垂直贯穿V形槽的平底槽14组成,其中平底槽14深度大于V形槽13深度,防堵沟槽12为介质中的颗粒物提供容留和通过的空间,避免卡堵。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鞍山拜尔自控有限公司,未经鞍山拜尔自控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60775.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