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发光模块、发光装置及照明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561458.5 | 申请日: | 2013-09-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7795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12 |
发明(设计)人: | 石田正纯;木宫淳一;佐佐木淳;松田良太郎;松永启之;大塚诚 | 申请(专利权)人: | 东芝照明技术株式会社 |
主分类号: | F21S2/00 | 分类号: | F21S2/00;F21V29/00 |
代理公司: | 北京同立钧成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205 | 代理人: | 臧建明 |
地址: | 日本神奈川县横*** | 国省代码: | 日本;JP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发光 模块 装置 照明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的实施方式涉及一种使用发光元件的发光模块、发光装置及照明装置。
背景技术
以往,有一种将具有发光模块的发光装置与散热体组合而构成的照明装置。
发光模块是在基板上安装发光元件而形成发光部,由透光性的外罩覆盖该基板。于是,发光部发出的光透射外罩照射到照明空间。
外罩大多由树脂材料形成,该情况下,为了不易受到来自发光部的热的影响而将外罩远离发光部配置。此外,外罩有时也使用透光率高于树脂材料的玻璃盖。
背景技术文献
专利文献
专利文献1:日本专利特开2013-30401号公报
实用新型内容
[要解决的课题]
玻璃盖的透光率高于树脂材料,使光出射到外罩外部的出光效率提高,但当施加了外力时,若由外罩本身承受外力,则有破碎飞散的可能。
本实用新型所要解决的课题是提供一种可提高出光效率并且可保护玻璃盖的发光模块、发光装置及照明装置。
[解决课题的技术手段]
实施方式的发光模块具备基板、玻璃盖及弹性体。在基板上设置具有发光元件的发光部。玻璃盖与发光部对向。弹性体插入基板与玻璃盖之间,并在发光部与玻璃盖之间形成间隙。
实施方式的发光装置具备:所述发光模块;散热板,配置所述基板;及外壳,具有与所述玻璃盖对向的开口部,在与所述散热板之间插入并收容所述发光模块。
实施方式的照明装置具备:散热体;及所述发光装置,以所述散热板与所述散热体接触的方式安装。
[实用新型的效果]
根据本实用新型,由于在基板与玻璃盖之间插入弹性体,在发光部与玻璃盖之间形成间隙,因此当对玻璃盖施加了外力时可由弹性体吸收该外力,因此,可期待能够使用玻璃盖来提高出光效率,并且可保护玻璃盖不受外力影响。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第1实施方式的发光模块及发光装置的剖视图。
图2是所述发光模块及发光装置的立体图。
图3是使用所述发光装置的照明装置的立体图。
图4是所述发光模块的累计光束通过率的曲线图。
图5是表示第2实施方式的发光模块及发光装置的剖视图。
图6是表示第3实施方式的发光模块及发光装置的剖视图。
图7是表示第4实施方式的发光模块及发光装置的剖视图。
符号的说明:
10:照明装置
11:散热体
12:发光装置
15:安装面
16:散热翼片
20:发光模块
21:散热板
22:外壳
23:散热片
26:发光体
27:玻璃盖
28:弹性体
31:基板
32发光部
33发光元件
34:壁部
35:密封树脂
36:发光面
38:开口部
39:收容部
40:段部
45:槽部
55:SMD封装体
55a:弓形发光面
56:接头
60:片簧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参照图1至图4说明第1实施方式。
图3中表示照明装置。照明装置10具备散热体11、及可装卸地安装在该散热体11上的发光装置12。
散热体11构成设置在例如天花板等上的器具主体的一部分。散热体11是由例如铝等金属材料形成,下表面形成以热连接状态安装发光装置12的平面状的安装面15,上表面突出设置着多个散热翼片(fin)16。
如图1及图2所示,发光装置12具备发光模块20、热连接发光模块20的散热板21、收容发光模块20的外壳22、及安装在散热板(plate)21上的散热片(sheet)23。
发光模块20具备发光体26、覆盖发光体26的玻璃盖27、及插入发光体26与玻璃盖27之间的弹性体28。
发光体26具备基板31、及设在该基板31的作为安装面的一表面(下面将一表面称为前表面)上的发光部32。基板31由例如金属、陶瓷或者树脂等导热性优秀的材料形成为平板状,在安装面形成了配线图案(pattern)。另外,当基板31为金属时在基板31与配线图案之间形成绝缘层。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东芝照明技术株式会社,未经东芝照明技术株式会社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61458.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