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触控显示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561741.8 | 申请日: | 2013-09-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8821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5-07 |
发明(设计)人: | 刘振宇;龚立伟;林熙干;邵泓翔 | 申请(专利权)人: | 宸鸿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6F3/041 | 分类号: | G06F3/041 |
代理公司: | 深圳新创友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4223 | 代理人: | 江耀纯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显示器 | ||
技术领域
本创作系关于显示器技术,特别系涉及一种触控显示器。
背景技术
显示器目前已经普遍为人们所使用,其是一种显示电子讯号的装置,根据设计原理的不同可分为阴极射线管(Cathode Ray Tube;简称CRT)显示器、发光二极管(Light Emitting Diode;简称LED)显示器、液晶显示器(Liquid Crystal Display;简称LCD)及等离子(Plasma Display Panel;简称PDP)显示器等。
一般的电子设备都需要输出装置与输入设备才能分别进行电子讯号的显示与操作指令的接收,例如习知的显示器仅能输出电子讯号以提供用户观看,但对于用户操作指令的接收,则需通过另外的输入设备(如鼠标或键盘)才能实现。而多种具备单一功能的装置的迭加,会使电子设备的组成结构复杂,难以实现轻薄化。
实用新型内容
有鉴于此,有必要提供一种同时兼具操作指令接收与电子讯号显示功能的触控显示器,以解决习知显示器仅具备功能单一的问题。
本创作提供一种触控显示器,包括:
一显示模块;
一偏光板,设置在该显示模块上;及
多个纳米银触控电极,是全部或部分与该偏光板整合性的形成。
上述触控显示器藉由纳米银形成触控电极,将具触控功能的纳米银触控电极整合至显示器中,使显示器兼具电子讯号显示及操作指令接收的功能,进而简化电子设备的组成结构,以实现轻薄化。
附图说明
图1为实施方式一的触控显示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2为实施方式一的触控显示器的制备方法流程示意图;
图3为图1中纳米银触控电极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4为实施方式二的触控显示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5为实施方式三的触控显示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6为实施方式四的触控显示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
图7为实施方式五的触控显示器的立体结构示意图;及
图8为图7中纳米银触控电极的平面示意图。
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10 显示模块
20 偏光板
21 第一保护层
22 偏光基体
23 第二保护层
30 纳米银触控电极
31 第一触控电极
32 第二触控电极
33 保护膜
40 盖板
50 光学膜
60 绝缘层
70 纳米银触控电极
71 第一触控电极
72 第二触控电极
80 绝缘隔点
100 触控显示器
200 触控显示器
300 触控显示器
400 触控显示器
500 触控显示器
711 第一电极区块
712 第一导线
721 第二电极区块
722 第二导线
S101~S107 步骤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结合附图及示例性的实施方式对本创作的技术特征和优点作更详细的说明。惟应当理解,于未进一步叙述的情况下,一实施方式中的组件、结构和特征亦可有益地结合至其它实施方式中。
本创作提供一种触控显示器,包括一显示模块、一设置在显示模块上的偏光板及多个纳米银触控电极,其中该些纳米银触控电极是全部或部分与该偏光板整合性的形成。其中该偏光板设于显示模块上,可以为直接设置在显示模块上或间接设置在显示模块上。
本创作亦提供一种上述触控显示器的制备方法,其包括但不限于以下步骤:将全部或部分的多个纳米银触控电极整合于一偏光板以形成一具触控功能的偏光板;及将该具触控功能的偏光板与一显示模块进行结合。在一优选实施例中,其形成顺序是先将全部或部分的多个纳米银触控电极整合于一偏光板以形成一具触控功能的偏光板,再将该具触控功能的偏光板与一显示模块进行结合。
依据上述的技术方案,以下将再进一步具体介绍各实施方式内容。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宸鸿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未经宸鸿光电科技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61741.8/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防霉防潮的组合收纳柜
- 下一篇:一种发动机整体式除气结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