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预浮选式旋流微泡浮选柱分选设备有效
申请号: | 201320562102.3 | 申请日: | 2013-09-10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84233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19 |
发明(设计)人: | 谢广元;彭耀丽;倪超;谢领辉;董玉蛟;郭柱;沙杰;许光前;刘博;王学霞;蒋富歌;陈波;瞿望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国矿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B03D1/14 | 分类号: | B03D1/14 |
代理公司: | 南京瑞弘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32249 | 代理人: | 杨晓玲 |
地址: | 221116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浮选 式旋流微泡 分选 设备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预浮选式旋流微泡浮选柱分选设备,尤其适用于高浓度、细颗粒煤泥的分选。
背景技术
随着采煤机械化程度的提高,开采程度的加深,原煤质量逐渐变差,重选工艺的变革,综合导致原生煤泥和次生煤泥的含量越来越多,灰分越来越高,并呈现继续恶化的趋势。因此,对细粒粉煤的高效分选直接关系到选煤厂的经济效益。同时,国民经济的快速发展、可持续发展战略的实施、社会对节能和环境保护的重视及用户对煤炭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均要求煤炭加工企业对细颗粒的粉煤进行高效合理的回收,并成为充分利用煤炭资源、节能环保必不可少的环节。鉴于此,生产和使用大型高效的煤泥水处理设备已成为推动我国选煤事业发展的重要环节。浮选是目前分选细粒煤泥最成熟、有效的方法。在各种浮选设备中,浮选机(包括机械搅拌式浮选机和喷射式浮选机)在我国煤泥分选中仍占主导地位,其优点是多槽串联,前几槽浓度大,煤泥可浮性好,浮选速度快,易浮;后几槽煤泥可浮性变差,高灰难浮,入浮浓度降低,有利于难浮煤泥的处理。然而浮选机分选方式单一,从第一槽到最后一槽,其电机功率、搅拌强度、充气量均相同,满足不了煤泥的可浮特性随分选过程越来越差而浮选选择性需越来越高的要求。同时,浮选机浮选槽体浅,精煤泡沫层薄(大约200-300mm);泡沫中夹带高灰细泥多,选择性差,分选效率低;中矿调节点多,但形同虚设,对煤质适应性差;叶轮和喷嘴磨损严重,维修工作量大,维护费用高;占地面积大,需要检修空间大,土建投资高;动力消耗大。因此传统的煤泥浮选机已不能很好地适应现有煤泥粒度细、高灰细泥含量高的特点。与传统的浮选机相比,浮选柱因在处理细粒煤泥方面的优势逐渐受到选煤行业的普遍关注。其中旋流微泡浮选柱在我国选煤行业应用较广,它集柱浮选、旋流分选和管流矿化为一体,形成梯级优化分选;对微细粒矿物的分选选择性好、回收率高和动力消耗小。虽然旋流微泡浮选柱同传统的浮选机相比在处理细粒及微细粒煤泥方面具有优势,但在实际应用中也存在对重介旋流器工艺后的入浮煤泥水浓度较高的不适应性。主要原因是重介工艺后的煤泥粒度细、煤泥水浓度高,使得煤泥分离难度大,直接浮选时往往不能同时保证精煤和尾煤的灰分达到要求:保证了精煤的灰分,则尾煤灰分过低,导致精煤损失于尾煤中造成资源的严重浪费;反之,保证了尾煤的灰分,精煤灰分超标,重选产品要为浮选精煤“背灰”,给企业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的新型预浮选式旋流微泡浮选柱,通过改进旋流微泡浮选柱的给料方式,使其成为一种能够有效适应处理高浓度、细颗粒煤泥水的浮选设备。从整体结构上看,该浮选柱相当于一个小型微泡浮选机与一个浮选柱的串联,其中小型微泡浮选机负责粗选,浮选柱负责扫选。矿浆经气泡发生器预先矿化,再经小型微泡浮选机进行粗选,部分颗粒完成矿化并在气泡的运载作用下成为精矿,从而使进入旋流微泡浮选柱内的实际矿浆浓度降低,解决矿浆直接进入旋流微泡浮选柱存在的浓度较高的问题;然后利用旋流微泡浮选柱分选细颗粒煤泥的优势对剩余颗粒进行有效地分选,实现细颗粒煤泥的高效分选。因此,预浮选式旋流微泡浮选柱可实现高浓度细煤泥含量大煤泥水的高效分选。
实用新型内容
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克服已有技术中的不足之处,提供一种结构简单、高浓度细粒煤泥适应性强、生产成本低、处理量大的预浮选式旋流微泡浮选柱分选设备。
技术方案:本实用新型的预浮选式旋流微泡浮选柱分选设备,包括调浆设备、给料泵、与给料泵相连的给料管、旋流微泡浮选柱、锥形筒、循环矿浆抽出管、外置循环矿浆管、循环矿浆泵、气泡发生器、尾矿箱、泡沫精矿收集槽和喷淋水管,所述的旋流微泡浮选柱内距其顶部1/3高度位置设有一圆柱圆锥形矿浆反射槽,圆柱圆锥形矿浆反射槽的锥体部分开有若干小孔,所述的给料管从旋流微泡浮选柱的顶部进入直至圆柱圆锥形矿浆反射槽内,所述的与给料泵相连的给料管上设有上压力表和预矿化气泡发生器。
所述的给料管上设置的上压力表和预矿化气泡发生器为一组或多组并联;所述的圆柱圆锥形矿浆反射槽与旋流微泡浮选柱的直接比为1/3~2/3,高度比为1/6~1/3,锥体部分的锥角为90°~180°。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国矿业大学,未经中国矿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62102.3/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三角滚珠防盗螺母
- 下一篇:燃气调压器安全放散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