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能检测紫外线强度的户外LED显示屏有效
申请号: | 201320562703.4 | 申请日: | 2013-09-11 |
公开(公告)号: | CN20352078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4-02 |
发明(设计)人: | 王敏 | 申请(专利权)人: | 西安凯倍耐特智能工程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G09F9/33 | 分类号: | G09F9/33 |
代理公司: | 西安吉盛专利代理有限责任公司 61108 | 代理人: | 潘宪曾 |
地址: | 710000 陕西省西安市高新区高*** | 国省代码: | 陕西;6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检测 紫外线 强度 户外 led 显示屏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属于电子产品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能检测紫外线强度的户外LED显示屏。
背景技术
自然界的主要紫外线光源是太阳,紫外线是位于日光高能区的不可见光线。紫外线在一年四季都存在,对人体皮肤和眼睛等部位造成很大危害。长期紫外线照射最易造成皮肤产生各种色斑。近年来,大量化学物质破坏了大气层中的臭氧层,破坏了这道保护人类健康的天然屏障。据国家气象中心提供的报告显示,1979年以来中国大气臭氧层总量逐年减少,在20多年间臭氧层减少了14%。而臭氧层每递减1%,皮肤癌的发病率就会上升3%。
因此人类为防止太阳光线对人造成伤害所进行的研究也成为永恒课题。如何根据阳光中紫外线强度来做好防止过量紫外线照射是现在所面临的重要问题,尤其是如何在户外提供一种能够随时检测紫外线强度的设施,以提醒生活在本地区及周边路过的人们根据紫外线辐射强度来采取相应防范措施的问题。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在传统户外LED显示屏上增加检测阳光中紫外线强度的功能,以使得所在地区人们在日常生活中能够根据紫外线辐射强度来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的问题。
为此,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能检测紫外线强度的户外LED显示屏,包括壳体、显示屏及安装在壳体内的主板,主板上焊接有CPU芯片,显示屏与CPU芯片连接,壳体上还设置有可接收阳光的紫外线强度检测芯片,该紫外线强度检测芯片通过CPU芯片与显示屏连接。
上述壳体上对应紫外线强度检测芯片处设置一透光玻璃罩,紫外线强度检测芯片通过该透光玻璃罩接收阳光,产生相应的检测信号,并将该信号发送给CPU芯片,CPU芯片对该检测信号进行处理分析后,通过显示屏显示。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本实用新型提供的这种能检测紫外线强度的户外LED显示屏,包括壳体、显示屏及安装在壳体内的主板,主板上焊接有CPU芯片,显示屏与CPU芯片连接,壳体上还设置有可接收阳光的紫外线强度检测芯片,该紫外线强度检测芯片通过CPU芯片与显示屏连接。本实用新型在传统户外LED显示屏上增加了检测及显示阳光中紫外线强度的功能,使得LED显示屏所在地区人们能够根据紫外线辐射强度来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给人们的身体健康带来了保障。
以下将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做进一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示意图。
附图标记说明:1、壳体;2、显示屏;3、透光玻璃罩;4、紫外线强度检测芯片;5、CPU芯片。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1:
一种能检测紫外线强度的户外LED显示屏,包括壳体1、显示屏2及安装在壳体1内的主板,主板上焊接有CPU芯片5,显示屏2与CPU芯片5连接,壳体1上还设置有可接收阳光的紫外线强度检测芯片4,该紫外线强度检测芯片4通过CPU芯片5与显示屏2连接。当不同强度的紫外线照射紫外线强度检测芯片4上时,该芯片会产生不同的电压,该电压信息会被CPU芯片5所读取,本实用新型内部储存有电压值和紫外线强度对照表,通过查询对照表,CPU芯片5会换算出当前紫外线强度,然后控制显示屏2在其固定某区域显示检测到的紫外线强度,从而便于当地居民采取适当的防护措施。通过本实用新型的紫外线强度检测及显示功能,使得所在地区人们能够根据紫外线辐射强度来采取相应的防范措施,给人们的身体健康带来了保障。
实施例2:
在实施例1的基础上,所述壳体上对应紫外线强度检测芯片4处设置一透光玻璃罩3,紫外线强度检测芯片4通过该透光玻璃罩3接收阳光,产生相应的检测信号,并将该信号发送给CPU芯片5,CPU芯片5对该检测信号进行处理分析后,通过显示屏2显示。透光玻璃罩3对紫外线强度检测芯片4起到保护作用。
以上例举仅仅是对本实用新型的举例说明,并不构成对本实用新型的保护范围的限制,凡是与本实用新型相同或相似的设计均属于本发明的保护范围之内。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西安凯倍耐特智能工程有限公司,未经西安凯倍耐特智能工程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62703.4/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