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转向管柱的溃缩吸能支架有效
申请号: | 201320565568.9 | 申请日: | 2013-09-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27866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12 |
发明(设计)人: | 崔郁阳;吴松岩;张威;陈创和;王倩;岳巍;王风飞;张洪江;马亚男 | 申请(专利权)人: | 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1/19 | 分类号: | B62D1/19 |
代理公司: | 重庆华科专利事务所 50123 | 代理人: | 夏洪 |
地址: | 400023 *** | 国省代码: | 重庆;85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转向 管柱 溃缩吸能 支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车转向系统的零部件,具体涉及一种转向管柱的溃缩吸能支架。
背景技术
转向管柱作为汽车转向必不可少的关键零件,除了要保证转向时功能可靠外,还应具有安全防护功能,即溃缩吸能功能,转向管柱与车身连接安装处的安装支架,即转向管柱的溃缩吸能支架,是实现碰撞保护的关键部位。
传统的安装支架多数采用注塑剪切块结构,参见图7、图8,其由支架c、剪切块b和注塑销a构成,剪切块b与支架c通过几只注塑销a固联在一起,在使用时,支架c与管转向管柱的外筒焊接为一体,剪切块b通过螺栓与车身固定在一起。这种安装支架存在如下问题:(1)注塑销a为注塑成型,对注塑工艺要求较严格,需使用专业的注塑设备,否则会造成注塑销成型不良,溃缩力不一致等问题;(2)受路况及振动的影响,注塑销机械性能下降,易疲劳松动,引起异响和方向盘抖动,甚至非正常断裂,影响行车安全;(3)溃缩力大小是通过注塑销直径的大小来进行控制,一旦溃缩力需要进行调整,就需要对相应的模具进行调整,投入成本较高。
公告号为CN202208307U的专利公开了一种转向管柱吸能支架,其由支架总成、垫片和销轴总成组成,该销轴总成由螺栓、锥形弹性垫圈、盆形垫圈和销轴构成,这种吸能支架无需专用设备制造,溃缩力一致性好,溃缩力调整时也较方便,但是其销轴总成具有销轴、锥形弹性垫圈和盆型垫圈,结构较复杂,垫片上的安装孔内具有渐开线花键,其结构较为复杂,装配不方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转向管柱的溃缩吸能支架,以简化其结构,提高产品的装配效率。
本实用新型所述的转向管柱的溃缩吸能支架,包括支架本体、塑料垫片和T形衬套,支架本体两端开设有U形缺口,塑料垫片上开设有衬套安装孔,衬套安装孔的边缘具有环形凸台,塑料垫片通过该环形凸台压装在U形缺口中与支架本体过盈配合,所述衬套安装孔的内壁沿周向设置有卡接凸筋,T形衬套的连接部的外圆周面上沿周向设置有卡接凹槽,T形衬套的连接部位于衬套安装孔内,且所述卡接凸筋位于所述卡接凹槽内使T形衬套在塑料垫片上的衬套安装孔内与塑料垫片卡接。
进一步,为了使T形衬套与塑料垫片的卡接更牢固,所述卡接凸筋位于所述卡接凹槽内与卡接凹槽过盈配合。
进一步,在支架通过螺栓与车身连接时,为了保证螺栓打紧及溃缩力的控制,所述T形衬套的连接部的长度小于所述衬套安装孔的长度。
本实用新型中,塑料垫片与支架本体通过环形凸台与U形缺口的过盈配合实现连接,塑料垫片与T形衬套通过卡接凸筋与卡接凹槽的卡接实现连接,其结构简单、加工制造方便,成本较低,装配效率较高;T形衬套的连接部的长度小于所述衬套安装孔的长度,在支架通过螺栓与车身连接时,保证了螺栓打紧及溃缩力的控制。
附图说明
图1为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2为图1的A-A剖视图。
图3为本实用新型中支架本体的主视图。
图4为本实用新型中塑料垫片的主视图。
图5为本实用新型中塑料垫片的轴测图。
图6为本实用新型焊接在转向管柱上的示意图。
图7为现有安装支架的结构示意图。
图8为现有安装支架的分解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说明。
如图1至图6所示的转向管柱的溃缩吸能支架,包括支架本体1、两个塑料垫片2和两只T形衬套3,支架本体1两端各开设有一个开口部宽度E小于底部圆弧直径F的U形缺口11,每个塑料垫片2上都开设有一个衬套安装孔21、与衬套安装孔21连通的豁口22,并设置有两根相互平行的限位凸筋24,两根限位凸筋24位于衬套安装孔21的正上方,衬套安装孔21的边缘具有环形凸台25,衬套安装孔21的内壁沿周向设置有卡接凸筋23,T形衬套3的连接部的外圆周面上沿周向设置有卡接凹槽31,卡接凹槽31的深度比卡接凸筋23的高度长1mm(参见图2中D处),两个塑料垫片2通过环形凸台25与两个U形缺口11底部圆弧壁面的过盈配合而压装在支架本体1背面两端,每个塑料垫片2的两根限位凸筋24位于每个U形缺口11内,与U形缺口11间隙配合,两个T形衬套3位于支架本体1正面两端,其连接部通过卡接凹槽31与卡接凸筋23的过盈配合而卡接在衬套安装孔21内,T形衬套3的连接部的长度小于衬套安装孔21的长度(对应于图2中T形衬套压装在塑料垫片后,其T型衬套的长度尺寸B小于装配尺寸C)。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重庆长安汽车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65568.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