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引导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566117.7 | 申请日: | 2013-09-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7788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12 |
发明(设计)人: | 冯惠芳 | 申请(专利权)人: | 芬欧汇川(中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7C13/00 | 分类号: | F17C13/00 |
代理公司: | 上海专利商标事务所有限公司 31100 | 代理人: | 韩俊 |
地址: | 215536 江苏省***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引导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引导装置,更具体来说,涉及一种在实验室灌取液氮过程中使用的引导装置。
背景技术
氮在通常情况下是一种无色、无味、无臭的气体,且通常无毒。氮气占大气总量的78.12%(体积分数),在标准情况下的气体密度是1.25g·dm-3,氮气在标准大气压下,冷却至-195.8℃时,变成没有颜色的液体,即液氮。
在实验室灌取液氮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产生大量的液氮废气,此种液氮废气是因液氮在空气中汽化而形成的。该废气不仅会遮挡操作者的视线,使得操作者无法看到眼前的情况,而且液氮在汽化中会大量吸收周围空气中的热量,且氮气的质量比空气质量轻,因此,汽化后的液氮可能会冲到液氮罐的阀门口,存在冻结阀门的危险,导致想要关闭阀门时无法将其关闭,由此造成不必要的人员冻伤危险和液氮的流失。
另外,由于液氮罐内的压力较大,在灌取液氮的过程中,液氮是喷射至收集罐内,存在会从收集罐中飞溅出来的隐患。
因此,如何预防上述安全隐患,采取有效的措施来防止安全隐患的发生及液氮不必要的损失便成为亟待解决的问题。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而作,其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实验室灌取液氮过程中的引导装置,其不仅能防止液氮的飞溅,消除了操作人员受到飞溅液氮冻伤的潜在危险,同时,能使液氮灌取操作人员的视线清晰化,防止液氮废气冻结阀门而造成液氮不必要的损失。
本实用新型第一方面的引导装置用于防止液体飞溅并对飞溅出来的液体进行回收,其特征是,包括:在对上述液体进行收集的容器的接口处设置有引导件,该引导件是一体的或是分体的结构,其能够对从上述容器中飞溅出的液体进行阻挡,并使飞溅出的上述液体通过上述引导件流回上述容器,上述引导件的内部与大气连通。
本实用新型第二方面的引导装置是在第一方面的引导装置的基础上,其特征是,分体的上述引导件包括:第一漏斗,该第一漏斗扣在收集罐的瓶口;以及第二漏斗,该第二漏斗是倒扣漏斗,其开口与上述第一漏斗的开口相对,用于引导液体的导管依次经由上述第二漏斗、上述第一漏斗伸入上述收集罐中,上述第一漏斗的直径为上述第二漏斗的直径以上。
本实用新型第三方面的引导装置是在第二方面的引导装置的基础上,其特征是,上述第二漏斗外套在上述导管上。
本实用新型第四方面的引导装置是在第二方面或第三方面的引导装置的基础上,其特征是,上述第一漏斗的开口与上述第二漏斗的开口隔着一定间隔地相对。
根据如上所述的引导装置,不仅能防止液氮从液氮收集罐中飞溅出来并在空气中汽化而遮挡操作者的视线,使得操作者无法看到眼前的情况,同时可防止液氮转变为氮气过程中因大量吸收周围空气中的热量,而使汽化后的液氮冲到液氮罐的阀门口,存在冻结阀门的危险,导致想要关闭阀门时无法将其关闭,由此造成不必要的人员冻伤危险和液氮的流失。
另外,根据如上所述的引导装置,能利用上述第一漏斗使受到第二漏斗(倒扣)的壁阻挡的液氮沿着第一漏斗的壁回流到液氮收集罐中,来起到回收液氮的作用。
同时,根据如上所述的引导装置,其安装方便、结构简单、制造成本低、引导功能明显,还能防止液氮飞溅。
附图说明
图1是表示本实用新型的在实验室灌取液氮过程中使用的引导装置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以下,参照附图,对本实用新型的引导装置进行说明。
本实用新型的引导装置由两个漏斗(第一漏斗4和第二漏斗5)构成。
第一漏斗4扣在液氮收集罐1的瓶口上。第二漏斗5是倒扣漏斗,其开口与第一漏斗4的开口隔着一定间隔相对。用于引导液氮的导管2的一端经由第二漏斗(倒扣漏斗)5、第一漏斗4伸入液氮收集罐1中。
导管2的另一端与高压液氮钢瓶(未图示)相连接。在导管2的中途设置有高压液氮阀门3,在需要从高压液氮钢瓶灌取液氮时,打开上述高压液氮阀门3,以使高压液氮经由导管灌入液氮收集罐中,在停止灌取液氮时,关闭上述高压液氮阀门3,藉此,液氮便无法进入液氮收集罐中。此外,第二漏斗5与导管2间可通过例如胶带等接合部件连接,来将第二漏斗5外套在导管2上。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芬欧汇川(中国)有限公司,未经芬欧汇川(中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66117.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离合器拨叉座结构
- 下一篇:板材成型布料装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