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罐车及其车架有效
申请号: | 201320566156.7 | 申请日: | 2013-09-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86001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19 |
发明(设计)人: | 房坤;瞿绘军;葛晓旺 | 申请(专利权)人: | 扬州中集通华专用车有限公司;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集车辆(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D21/02 | 分类号: | B62D21/02;B60P3/22 |
代理公司: | 隆天国际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72003 | 代理人: | 李昕巍;赵根喜 |
地址: | 225009 江***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罐车 及其 车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罐车及其车架。
背景技术
目前,对于普通罐车,车架纵梁分为上下翼面和腹板,腹板需分别与上下翼面焊接,钢制的行走机构再与车架纵梁通过螺栓或铆钉连接,该结构焊接工作量较大,车辆自重较重。
例如,2012年1月11日公开的中国实用新型专利,公开号为202106902U,其提供了一种罐车的车架,包括两纵向设置的纵梁和多个横向连接在两纵梁之间的横梁,其中各横梁的顶部设置有缺口使得各横梁的顶面形成凹凸相间的面,每个横梁上的所有凸面均在同一弧形面上。
上述车架中由于横梁上设置有缺口,使得横梁与罐体的接触面为断续的接合面,一定程度上减少了罐体与横梁的焊接量,降低了焊丝、焊剂及能源消耗,减少了由于横梁与罐体贴合不紧造成的返工返修,提高了生产效率。但是该车架结构较复杂,自重较重,焊接工作量仍然没有明显的减少,经济效益并不理想。
因此,在现今罐车及其车架的研发领域,通过对材质、结构、连接方式等技术的改进,进而简化结构,降低自重,减少焊接等工作量已成为研发工作的重中之重。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要解决现有技术中车架自重较重且焊接工作量较大的技术问题。
为解决上述技术问题,本实用新型采用如下技术方案:
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罐车车架,用以承载罐体,包括两根平行布置的纵梁、固定于所述两根纵梁之间的至少两根横梁和分别固定于所述两根纵梁外侧并用于辅助支撑所述罐体的至少两个外加强筋,其中,所述纵梁为型材,包括本体部、设于所述本体部上面且形状与所述罐体的部分外表面配合的上翼部和设于所述本体部下面的下翼部。
根据本实用新型的一实施方式,所述两根横梁内侧分别设有第一三角筋。
根据另一实施方式,所述横梁和/或所述外加强筋采用板材。
根据另一实施方式,所述两根纵梁前部下面分别纵向设有前加强纵梁。
根据另一实施方式,所述前加强纵梁横截面呈T型,包括竖直部和水平部,其竖直部内表面与所述纵梁外侧面贴合固定,其水平部上表面内侧与所述纵梁的下表面贴合固定。
根据另一实施方式,所述前加强纵梁内侧沿其纵向局部设置有竖筋。
根据另一实施方式,所述两根纵梁在对应于车架与行走机构连接的位置分别纵向设有一块过渡腹板,所述过渡腹板固定连接在所述纵梁下方,所述两块过渡腹板下端分别设有一块下翼板,所述车架还包括悬架,所述悬架上端连接于所述下翼板。
根据另一实施方式,所述过渡腹板为铝合金型材,包括支撑部和设于所述支撑部上面的承接部,所述纵梁下端配合于所述承接部,两块所述过渡腹板间设有至少一条加强横梁。
根据另一实施方式,所述加强横梁横截面呈C型或矩形。
根据另一实施方式,相连的所述过渡腹板与下翼板之间固定连接有第二三角筋。
根据另一实施方式,所述下翼板为铝合金型材,其上面设有与所述过渡腹板的下端部配合的接合部。
根据另一实施方式,所述下翼板与所述过渡腹板前端固定有前封板,后端固定有后连接板。
本实用新型针对上述技术问题而提出的技术方案还包括,提出一种罐车,其中包括所述的罐车车架和固定于所述罐车车架的罐体。
由上述技术方案可知,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罐车及其车架的优点和积极效果在于:本实用新型提出的罐车车架,其中纵梁采用了具有本体部、上翼部和下翼部的型材一体成型,替代了传统的需要焊接连接的纵梁几个,不仅减少了焊接工作量,型材一体成型还可使纵梁截面达到最优以保证结构强度本实用新型的车架在保持结构强度的基础上,降低了自重,大幅减少了焊接量,简化了生产工艺,减少了焊丝、焊剂的消耗。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罐车及其车架结构示意图;
图2是本实用新型的罐车及其车架A-A向剖视图;
图3是本实用新型的罐车及其车架B-B向剖视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的罐车及其车架C-C向剖视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的罐车及其车架的纵梁横截面放大图;
图6是本实用新型的罐车及其车架的前加强纵梁横截面放大图;
图7是本实用新型的罐车及其车架的过渡腹板横截面放大图;
图8是本实用新型的罐车及其车架的下翼板横截面放大图。
其中,附图标记说明如下: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扬州中集通华专用车有限公司;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集车辆(集团)有限公司,未经扬州中集通华专用车有限公司;中国国际海运集装箱(集团)股份有限公司;中集车辆(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66156.7/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新型燃油箱结构及矿用自卸车
- 下一篇:一种铜粉收集系统的管道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