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液化天然气电控自动加压系统有效
申请号: | 201320566213.1 | 申请日: | 2013-09-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63935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05 |
发明(设计)人: | 韩嫔;魏加洁;陈钢;展文涛 | 申请(专利权)人: | 徐工集团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科技分公司;连云港港口集团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F17C7/04 | 分类号: | F17C7/04;F17C5/06 |
代理公司: | 徐州市淮海专利事务所 32205 | 代理人: | 胡亚辉 |
地址: | 221004 江苏*** | 国省代码: | 江苏;3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液化 天然气 自动 加压 系统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液化天然气装载机的燃气气化加压设备。
背景技术
天然气作为一种新型能源,已广范的应用于公交、货运汽车等领域,随着国家对清洁能源的运用及减能减排力度加大,液化天然气在工程机械领域也发挥了其不可替代的作用。
目前液化天然气装载机的燃气加压供给仍采用传统的储液罐自增压技术,就是储液罐内的低温液态天然气,通过储液罐的低温截止阀、增压阀、螺旋翅片管,气化后再进入储液罐,以提高储液罐内燃料压力,但是这种储液罐自增压装置会带来诸多问题:1.增压时间长。具体来讲就是,当储液罐刚充装完毕,机器不能马上进行铲装工作,因为此时储液罐内的压力只有5-7bar,而机器需要的正常工作压力为11bar以上,这就需要发动机器,通过上述的自增压装置,来使储液罐里的压力建立到11bar以上,这个过程也要1-1.5小时。2.降低机器的工作效率。具体来讲就是,装载机在正常铲装过程中需要储液罐中压力稳定在11bar,实际在充满储液罐或在机器连续大负荷工作中,很难将储液罐中压力持续稳定在11bar以上,造成机器中途停机,必将影响机器的工作效率,给用户带来经济上的损失。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提供一种加速液化天然气气化、给储液罐快速加压,保障机器快速进入工作状态且具有节能、节约时间、提高工作效率、安全可靠、操作简便的液化天然气电控自动加压系统。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是这样实现:储液罐通过压力切断阀连接低温电动泵,低温电动泵连接电加热总成,电加热总成包括驱动马达、保险片、预热继电器、压力开关、预热容器,电加热总成内的压力开关连接预热继电器的线圈端,保险片连接预热继电器的输入端,压力开关和保险片分别外接车载电瓶,预热继电器的输出端分别连接预热容器中的电阻丝和与低温电动泵相连的驱动马达,电阻丝和马达并联,电加热总的预热容器通过单向阀回接储液罐。
预热容器是一个内部充满氮气的密闭空间,电阻丝成螺旋状分布,散热片呈板翅状排列其中,预热容器下方接低温电动泵,预热容器上部经单向阀向接储液罐。
由于本实用新型采用了上述结构,能够实现在不发动机器的情况下,只需打开机器的钥匙开关,通过电预热总成,以及预设压力值自动开闭压力开关,加速液化天然气气化,给储液罐快速加压,保障机器快速进入工作状态,具有节能、节约时间、提高工作效率、安全可靠、操作简便等优点。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结构示意图。
图中1储液罐、2压力切断阀、3低温电动泵、4预热容器、5单向阀、6保险片、7预热继电器、8驱动马达、9压力开关、10电阻丝、11 电加热总成、12散热片。
具体实施方式
实施例:储液罐1通过压力切断阀2连接低温电动泵3,低温电动泵3连接电加热总成11,电加热总成11包括驱动马达8、保险片6、预热继电器7、压力开关9、预热容器4,电加热总成11内的压力开关9连接预热继电器7的线圈端,保险片6连接预热继电器7的输入端,压力开关9和保险片6分别外接车载电瓶,预热继电器7的输出端分别连接预热容器4中的电阻丝10和与低温电动泵3相连的驱动马达8,电阻丝10和驱动马达8并联,电加热总成11的预热容器4通过单向阀5回接储液罐1。预热容器4是一个内部充满氮气的密闭空间,电阻丝10成螺旋状分布,散热片12呈板翅状排列其中,预热容器4下方接低温电动泵3,预热容器4上部经单向阀5向接储液罐1。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徐工集团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科技分公司;连云港港口集团有限公司,未经徐工集团工程机械股份有限公司科技分公司;连云港港口集团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66213.1/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