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一种以空气作为换热介质的光热综合利用换热组件有效
申请号: | 201320566579.9 | 申请日: | 2013-09-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54429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26 |
发明(设计)人: | 贾虎;万志毅;凌成 | 申请(专利权)人: | 安徽工业大学 |
主分类号: | F24J2/42 | 分类号: | F24J2/42 |
代理公司: | 南京知识律师事务所 32207 | 代理人: | 蒋海军 |
地址: | 243002 安*** | 国省代码: | 安徽;3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一种 空气 作为 介质 光热 综合利用 组件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太阳能综合利用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以空气作为换热介质的光热综合利用换热组件。
背景技术
随着化石能源的日益匮乏,新能源、可再生能源的发展日益得到人们的重视。太阳能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太阳能光伏发电成为各国重点发展的新能源技术领域。
普通太阳能电池组件在层压敷设工艺中,从上至下依次为:低铁钢化玻璃、EVA、电池、EVA、Tedlar。普通太阳能光伏电池发电的原理是太阳光透过盖板和EVA照射到光伏电池上,光伏电池吸收透过的太阳光能后,不到20%转换出电能,其余转换成热量,被电池组件吸收,最后散失在空气中,如此一方面造成较大的浪费,另一方面热量被光伏组件吸收会使电池板温度升高,降低发电效率的同时缩短了电池组件的寿命。
目前,一般用户需要同时利用太阳能来发电和产生热水,则安装两套系统:太阳能光伏发电系统和太阳能热水系统。两套系统需要的成本较高,在安装面积受限的情况下不一定能满足用户的需求。关于光热综合利用装置的研究,在20世纪80年代就开始,但一般以水直接作为换热流质,从而需要铺设流水管道,此种方式虽然换热效率较高,但成本与重量也相应增加。
中国专利号ZL201120412690.3,授权公告日为2012年7月25日,发明创造名称为:太阳能空气集热热水系统,该申请案涉及一种太阳能空气集热热水系统,包括:太阳能空气集热器、风机、上循环风管、下循环风管和空气换热式储热水箱,所述太阳能空气集热器连接空气换热式储热水箱,所述空气换热式储热水箱由外至内依次包括外壳、保温层和水箱内胆,所述水箱内胆内设置有换热内胆,所述换热内胆上设置有循环空气进口和循环空气出口,所述循环空气出口通过上循环风管连接太阳能空气集热器,所述循环空气进口通过下循环风管连接太阳能空气集热器。通过上述方式,该申请案的太阳能空气集热热水系统换热效率高,能够彻底解决防冻问题。但该申请案采用单风管空气换热的方式,且换热内胆换热不充分,换热效率还有进一步提高的空间。
发明内容
1.实用新型要解决的技术问题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克服现有光热综合利用装置多采用水作为换热介质,换热成本高的不足,提供了一种以空气作为换热介质的光热综合利用换热组件,使用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换热成本低,换热效率高。
2.技术方案
为达到上述目的,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为:
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以空气作为换热介质的光热综合利用换热组件,包括第一出风管道、第二出风管道、第一通风软管、第二通风软管、PVC大小头转换管道、第一风泵、第二风泵、空气-水换热器、换热器进水管、换热器出水管、第一堵头、第二堵头、保温桶进水管、保温桶出水管、水泵、保温桶和排风管;所述的第一出风管道与第一通风软管、第一风泵串联,所述的第二出风管道与第二通风软管、第二风泵串联;所述的第一风泵、第二风泵和空气-水换热器通过PVC大小头转换管道相连通,该空气-水换热器的另一端设置有排风管;所述的空气-水换热器与PVC大小头转换管道相连的一端固接有换热器进水管和换热器出水管,所述的换热器进水管通过第二堵头与保温桶出水管相连,该保温桶出水管通过水泵连接至保温桶的底部,所述的换热器出水管通过第一堵头与保温桶进水管相连,该保温桶进水管连接至保温桶的顶部。
更进一步地,所述的空气-水换热器包括塑料外壳、绝热层、PVC管、进风口、出风口、外圈紫铜管道和内圈紫铜管道;所述的PVC管外部包裹有绝热层和塑料外壳,且PVC管两端用绝热层密封,且该PVC管两端绝热层上开设有进风口和出风口,所述的进风口与PVC大小头转换管道的一端相连,所述的出风口与排风管相连;所述的PVC管内部设置有外圈紫铜管道和内圈紫铜管道,所述的外圈紫铜管道、内圈紫铜管道、换热器进水管和换热器出水管由一根紫铜管绕制而成。
更进一步地,所述的第一出风管道、第二出风管道、第一通风软管和第二通风软管均包裹有绝热材料层。
3.有益效果
采用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技术方案,与已有的公知技术相比,具有如下有益效果:
(1)本实用新型的一种以空气作为换热介质的光热综合利用换热组件,以空气作为换热介质,节约了成本,设置了两路通风管道,通风均匀且保证了通风量,空气-水换热器内部设置的外圈紫铜管道和内圈紫铜管道接触面积较大,空气和水能够得到充分的热交换,换热效率高;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安徽工业大学,未经安徽工业大学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66579.9/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