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行动装置的防护壳有效
申请号: | 201320566907.5 | 申请日: | 2013-09-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82263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12 |
发明(设计)人: | 刘圣畬 | 申请(专利权)人: | 飞绿股份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H04M1/02 | 分类号: | H04M1/02;G06F1/16 |
代理公司: | 北京泰吉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11355 | 代理人: | 张雅军 |
地址: | 中国台*** | 国省代码: | 中国台湾;71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行动 装置 防护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壳体,特别是涉及一种用于安装在行动装置而用于防撞击的防护壳结构。
背景技术
随着行动通讯科技的不断突破改进,许多人手中都至少拥有一台以上的手机或平板电脑等行动装置,所以几乎已经发展到人手一机的局面,且这些行动装置功能越来越强大,价格也越来越昂贵。为有效保护这些价格昂贵的行动装置,降低掉落撞击或碰撞而受损的机率,许多使用者都会另外加装保护套或防护壳。但是目前的保护套或防护壳设计大多只具有基本防碰撞作用,只有非常少数的保护套或防护壳还具有使行动装置站立的功能,但是也都只具有单一个固定站立角度,无法调整站立角度,使用上仍相当不便。
发明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具有防撞击并可使行动装置站立的防护壳。
本实用新型行动装置的防护壳,适用于容装一个行动装置,并包含一个壳套,及一个安装于该壳套的支架单元。该壳套内部界定出一个容置空间,该容置空间具有一个能够供该行动装置置入的侧向开口,且该壳套穿设有至少一个能够使位于该容置空间内的该行动装置的一个荧幕外露的窗孔。该支架单元包括一个围绕于该壳套顶侧与底侧且遮蔽该侧向开口的U字型的支架本体,及两个分别用于将该支架本体两端部能够转动地分别枢设定位于该壳套的枢接件,且该支架本体能够相对该壳套在一个遮蔽该侧向开口的收合位置,及一个相对该壳套往外枢转摆移的枢摆位置间变化。
本实用新型所述行动装置的防护壳,该壳套包括前后间隔相向的一个前壳壁与一个后壳壁、一个连接于该前壳壁与该后壳壁的左右其中一侧边间的侧接壁,及两个上下间隔地分别连接于该前壳壁与该后壳壁顶端间与底端间的枢接壁,且该前壳壁、该后壳壁、该侧接壁与所述枢接壁相配合界定出该容置空间,所述枢接件是分别枢设定位于所述枢接壁与该支架本体间。
本实用新型所述行动装置的防护壳,该前壳壁具有一个突伸入该容置空间内且邻近该侧向开口,并能够靠抵于该行动装置侧面而将该行动装置限位于该容置空间内的限位肋部。
本实用新型所述行动装置的防护壳,该后壳壁具有一个突伸入该容置空间内且邻近该侧向开口,并能够靠抵于该行动装置侧面而将该行动装置限位于该容置空间内的限位肋部。
本实用新型所述行动装置的防护壳,该限位肋部是呈上下延伸的条状。
本实用新型所述行动装置的防护壳,该支架本体具有两个左右延伸地分别位于该壳套顶侧与底侧的连结段,及一个上下延伸地连接于所述连结段间且遮蔽该侧向开口的侧挡段,所述枢接件是分别上下穿设固定于所述连结段与所述枢接壁间,每一个枢接件具有上下同轴枢接并能够相对转动定位的一个第一枢转部与一个第二枢转部,该第一枢转部是无法转动地插装固定于各自的枢接壁,而该第二枢转部是无法转动地穿插固定于各自的连结段。
本实用新型所述行动装置的防护壳,所述枢接件为阻尼式铰链。
本实用新型所述行动装置的防护壳,该支架单元还包括至少一个嵌装外露于该支架本体,并能够供操作而驱动该容置空间内的该行动装置的按钮组件。
本实用新型所述行动装置的防护壳,所述行动装置周侧设有控制钮,其中,该支架本体穿设有一个嵌装孔,该按钮组件具有一个嵌装固定于该支架本体面向该壳套的内侧面的固定片体,及至少一个安装固定于该固定片体并外露于该嵌装孔中的按钮,且该按钮能够被按压而相对该固定片体弹性变形并顶压该行动装置的控制钮。
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通过该壳套与该支架单元间的枢接结构设计,使得本实用新型防护壳除了可用于容装行动装置而可防护该行动装置外,还可方便360°调转安装于该壳套中的该行动装置,是一种全新的防护壳设计。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行动装置的防护壳的一个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说明配合安装一个行动装置时的情况;
图2是该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图,说明一个支架本体相对一个壳套转动,且该行动装置拆离该壳套的情况;
图3是该较佳实施例的立体分解图;
图4是图1的前视剖面图;
图5是图1的俯视剖面图;
图6是该较佳实施例搭配该行动使用且使该行动装置站立时的立体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及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进行详细说明。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飞绿股份有限公司,未经飞绿股份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66907.5/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