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去除辊底式热处理炉炉底辊结瘤的拖炉装置有效
申请号: | 201320567669.X | 申请日: | 2013-09-13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79037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3-12 |
发明(设计)人: | 王明亮;张俊峰;丁红星;刘贵刚;许友云;杨波;王成;鲍海燕;王世森 | 申请(专利权)人: | 武汉钢铁(集团)公司 |
主分类号: | F27D25/00 | 分类号: | F27D25/00 |
代理公司: | 武汉开元知识产权代理有限公司 42104 | 代理人: | 胡镇西 |
地址: | 430080 湖北省武汉市武昌*** | 国省代码: | 湖北;42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去除 辊底式 热处理 炉炉底辊结瘤 装置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厚板热处理工艺技术应用领域,具体地指是一种去除辊底式热处理炉炉底辊结瘤的拖炉装置。
背景技术
炉底辊结瘤是由于钢板在热轧过程中表面形成的氧化铁皮,经抛丸后也未能完全去除或抛丸过程中铁粉吸附在钢板下表面,带入到炉内,经炉底辊的反复碾压,并在近乎热熔的柔软状态下发生高温再氧化而逐步形成增大的。在高温状态下,辊子表面粘结的氧化铁皮经钢板反复碾压形成层片状或尖锐结瘤。在高温状态下钢板表面软化,在自重作用下压出辊印。
炉底辊结瘤导致钢板下表面辊印轻者需修磨影响产品形象,重者超标致废,增加质量成本。因此,寻找一种消除钢板下表面辊印的方法意义重大。
目前,控制辊底式热处理炉炉底辊结瘤的方法主要有:
(1)采取一定厚度的钢板,钢板下表面刻槽加工成“人”字形或“一”字形拖炉板,利用卷扬机驱动,靠钢板下表面的刻槽与炉辊不断摩擦,去除炉底辊结瘤,此种方法中的拖炉板在炉底辊运行一段时间后会变弯,拖炉过程中,拖炉板的刻槽使炉底辊卡死,不能形成相对运动,从而使拖炉无效,并且由于负荷过大,炉辊变频器频繁报警,影响其寿命,是一种损坏性去除炉底辊结瘤的方法;
(2)无氧化炉炉底辊结瘤后采取厚板反复碾压的方法,即将炉温降到800℃,用厚钢板入炉采取3-6m/min反复碾压,达到缓解炉底辊结瘤的目的,此方法是通过钢板自重,依靠厚板与辊子的不断碾压,使尖锐状的瘤子变成扁平状,对尖状辊印效果明显,但对扁平状瘤状物作用有限。
综上所述,炉底辊结瘤已经成为制约中厚板热处理生产的难题,国内外现有的解决或缓解炉底辊结瘤导致的辊印问题,均有一定的局限性。因此需对现有技术进行改进。
实用新型内容
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就是要针对上述背景的不足,提供一种简单有效的去除辊底式热处理炉炉底辊结瘤的拖炉装置。
本实用新型的技术方案为:一种去除辊底式热处理炉炉底辊结瘤的拖炉装置,它包括平放在炉辊上端面的钢板,所述钢板的一端设有链接板,所述链接板另一端通过钢丝绳连接在炉外。
上述方案中:
所述钢板下端面的不平度小于或等于1mm/1000mm。
所述链接板包括多个U形挂钩,相邻的U形挂钩通过连接件连接。
所述U形挂钩包括横向壁和设置在横向壁两侧的竖向壁;所述连接件为连接钢块,所述连接钢块沿长度方向开设有通孔,相邻的U形挂钩的竖向壁设置在通孔的端部内壁处。
所述U形挂钩的竖向壁的上端部设有向内延伸的横向挡板。
本实用新型简单实用,可在不停炉的情况下消除由于炉底辊结瘤、划伤等产生的辊印,大大降低处理热处理辊印的质量损失和生产成本。
附图说明
图1是本实用新型的主视结构示意图;
图2是图1的俯视结构示意图;
图3是图1的左视结构示意图;
图4是本实用新型中U型挂钩的结构示意图;
图5是本实用新型中连接件的结构示意图。
具体实施方式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例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的详细说明,便于清楚地了解本实用新型,但它们不对本实用新型构成限定。
如图1、图2、图3所示的一种去除辊底式热处理炉炉底辊结瘤的拖炉装置,它包括平放在炉辊1上端面的钢板2,钢板2的下表面不进行任何加工,但需保证下端面的不平度不大于1mm/1000mm。钢板2抛丸后在头部或尾部焊接有链接板,链接板的另一端通过钢丝绳固定在上料装置末端地辊上,其中链接板的长度大于炉长。
本实施例中的链接板包括多个U形挂钩3,相邻的U形挂钩3通过连接件4连接
本实施例中的U形挂钩3包括横向壁3.1和设置在横向壁3.1两侧的竖向壁3.2;连接件4为连接钢块,所述连接钢块沿长度方向开设有通孔4.1,相邻的U形挂钩3的竖向臂3.2设置在通孔4.1的端部内壁处。
U形挂钩3的竖向壁3.2的上端部设有向内延伸的横向挡板3.3,以对连接件4进行竖向限位。
在实际使用时,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武汉钢铁(集团)公司,未经武汉钢铁(集团)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67669.X/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一种T型槽专用锁紧机构
- 下一篇:一种侧入式LED背光模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