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用新型]自行车变速器指示器有效
申请号: | 201320567737.2 | 申请日: | 2013-09-12 |
公开(公告)号: | CN203439223U | 公开(公告)日: | 2014-02-19 |
发明(设计)人: | 刘富朋 | 申请(专利权)人: | 中山新宝精密科技有限公司 |
主分类号: | B62M25/04 | 分类号: | B62M25/04 |
代理公司: | 广州市越秀区哲力专利商标事务所(普通合伙) 44288 | 代理人: | 廖平 |
地址: | 528437 广东*** | 国省代码: | 广东;44 |
权利要求书: | 查看更多 | 说明书: | 查看更多 |
摘要: | |||
搜索关键词: | 自行车 变速器 指示器 | ||
技术领域
本实用新型涉及自行车变速器指示器。
背景技术
自行车变速系统的作用就是通过改变链条和不同的前、后大小的齿轮盘的配合来改变车速快慢。前齿盘的大小和后齿盘的大小决定了自行车旋动脚蹬时的力度。前齿盘越大,后齿盘越小时,脚蹬时越感到费力。前齿盘越小,后齿盘越大时,脚蹬时越感到轻松。根据不同车手的能力,即可通过调整前、后齿盘的大小调整自行车的车速,或是应对不同的路段、路况。
因此自行车变速现在基本已成为自行车的标配,尤其山地车更是不可缺少的一部分。现在的自行车变速一般是通过设于把手的自行车变速器完成。通过旋转自行车变速器来达到变速的目的。但是,由于现在的变速器一般把档位直接刻画在变速器的周缘,不利于直观表现具体的档位。
实用新型内容
为了克服现有技术的不足,本实用新型的目的在于提供能直观体现具体档位的自行车变速器指示器。
为解决上述问题,本实用新型所采用的技术方案如下:
自行车变速器指示器,包括壳体总成、指针和转换器;壳体总成设有表盘以及容置指针和转换器的空腔;指针绕第一转动轴线可转动的安装在空腔内,指针至少包括一个在表盘转动的自由端;转换器绕第二转动轴线可转动的安装在空腔内,转换器上设有与变速器配合的拨动件;第一转动轴线和第二转动轴线平行且相互错开;转换器与指针之间设有由转换器带动指针转动的转动件。
转动件包括设于指针上且沿指针长度方向延伸的槽和设于转换器上可在槽内移动的凸起。
壳体总成包括壳体和压板,壳体上设有第一转动轴,指针中部设有可绕轴转动的第一孔,指针上还设有一个驱动端,槽设于驱动端。
壳体总成包括壳体和压板,压板上设有第二转动轴,转换器上设有可绕轴转动的第二孔。
拨动件为设于转换器边缘的第三孔或第三轴。
相比现有技术,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在于:由于变速器转动时,拨动转换器的拨动件,使拨动件发生转动,进而带动指针进行转动,从而实现在指示器中直观显示档位信息的效果。同时,由于槽的转动半径大于连接结构的转动半径,使得实现变速器的大角度转动与指针小角度转动的转化,使指示器的结构更加小巧精致。
下面结合附图和具体实施方式对本实用新型作进一步详细说明。
附图说明
图1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自行车变数器指示器的结构爆炸图;
图2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指针结构示意图;
图3 本实用新型提供的一种转换器结构示意图。
1、壳体;2、指针;21、第一孔;22、槽;3、转换器;31、第二孔;32、凸起;33、第三孔;4、压板。
具体实施方式
如图1所示,自行车变速器指示器,包括壳体总成、指针2和转换器3;壳体总成设有表盘以及容置指针2和转换器3的空腔;指针2绕第一转动轴线可转动的安装在空腔内,指针2至少包括一个在表盘转动的自由端;转换器3绕第二转动轴线可转动的安装在空腔内,转换器3上设有与变速器配合的拨动件;第一转动轴线和第二转动轴线平行且相互错开;转换器3与指针2之间设有由转换器3带动指针2转动的转动件。
由于变速器转动时,拨动转换器3的拨动件,使拨动件发生转动,进而带动指针2进行转动,从而实现在指示器中直观显示档位信息的效果。
转动件包括设于指针2上且沿指针2长度方向延伸的槽22和设于转换器3上可在槽22内移动的凸起32。
转动件距离指针2和转换器3的转动中心的不同的距离差,可以实现比例转换。如果距离差相同,则可以实现1:1的转换。如果转动件距离指针2的转动中心距离大,则可以实现使得实现变速器的大角度转动与指针2小角度转动的转化,使指示器的结构更加小巧精致。如果转动件距离指针2的转动中心距离小,则可以实现使得实现变速器的小角度转动与指针2大角度转动的转化,能更好的将档位信息显示在表盘上。
壳体总成包括壳体1和压板4,壳体1上设有第一转动轴,指针2中部设有可绕轴转动的第一孔21,指针2上还设有一个驱动端,槽22设于驱动端。
壳体总成包括壳体1和压板4,压板4上设有第二转动轴,转换器3上设有可绕轴转动的第二孔31。
拨动件为设于转换器3边缘的第三孔33或第三轴。
上述实施方式仅为本实用新型的优选实施方式,不能以此来限定本实用新型保护的范围,本领域的技术人员在本实用新型的基础上所做的任何非实质性的变化及替换均属于本实用新型所要求保护的范围。
该专利技术资料仅供研究查看技术是否侵权等信息,商用须获得专利权人授权。该专利全部权利属于中山新宝精密科技有限公司,未经中山新宝精密科技有限公司许可,擅自商用是侵权行为。如果您想购买此专利、获得商业授权和技术合作,请联系【客服】
本文链接:http://www.vipzhuanli.com/pat/books/201320567737.2/2.html,转载请声明来源钻瓜专利网。
- 上一篇:海绵气泡挤压装置
- 下一篇:一种用于履带式机器人的越障装置